綠色成為美麗遼寧最鮮明的底色
2022-08-18 10:13:38來源:遼寧日報編輯:黃非責編:李勝蘭

  原標題: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綠色成為美麗遼寧最鮮明的底色

  地處科爾沁沙地南緣的彰武縣,生態屏障增新綠,光伏農業促增收,昔日的“沙窩子”變成“魚米鄉”,“人進沙退”的故事正在上演。

  有“塞外水城”之稱的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青山綠水間,“淩河第一灣”美不勝收,慕名而來的遊客絡繹不絕。

  位於盤錦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的遼寧鶴類種源繁育基地,工作人員圍著新一批“鶴寶兒”忙碌著,今年,這裡的丹頂鶴繁育數量又創新高。

  ……

  在遼寧,一個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場景,突顯生態文明建設結出的纍纍碩果,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遼寧,發現遼寧之美,感受遼寧之好。

  保護好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于遼寧振興發展而言,更是至關重要。近年來,遼寧省委、省政府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品質發展之路,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駛入快車道。

  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上彰顯新擔當。

  堅決扛起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政治責任,2021年3月,遼寧省成立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壓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見效。今年7月3日,遼寧省通報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移交問題追責問責情況,1個黨組織、66名責任人受到追責問責,體現出省委、省政府“失責必問、問責必嚴”的鮮明態度。

  “瞧,咱家附近的小河變清了,看著心裏就敞亮、舒坦。”以抓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落實為契機,遼寧省集中攻克了一批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垃圾山沒了,臭河溝變清澈了,困擾多年的問題解決了,環境改善看得見、摸得著,“眼見愁”變成“看不夠”,贏得群眾一片點讚。

  在持續改善環境品質上取得新進步。

  緊盯污染防治關鍵環節,遼寧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全省上下發揚鬥爭精神,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2021年,遼寧全年收穫321個“好天”,環境空氣品質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最優;遼河流域水質達到良好水準,創有環境監測數據以來最好記錄,優良水質斷面佔比83.3%,同比提升5.3個百分點。在此基礎上,今年上半年環境品質繼續改善,優良天數比例和優良水質斷面比例持續提升。

  堅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不斷提升生態安全保障能力。

  2021年,遼寧省完成人工種草和退化草原改良84.26萬畝,營造林219.3萬畝,防風治沙16.7萬畝。一座座青山重現,見證環境的“蛻變”。

  在提升環境治理能力上展現新作為。

  加強頂層設計,2021年,遼寧省編制完成“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各地市跟進落實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綠色尺規”。

  “我們運用‘三線一單’這本‘工具書’,在企業新增30台5000kW風力發電機組項目選址過程中,有效避讓了周邊生態敏感區。”8月初,國華(瀋陽)新能源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因為瀋陽市發佈的“三線一單”成果,企業項目建設少走了很多彎路。

  強化河湖長制,省級總河長、河長帶頭巡查責任河湖,示範帶動各級河湖長累計巡河30萬餘人次;建立林長制,落實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2萬餘人;以排污許可制為載體,建立環境監管、監測、監控聯動工作機制,將全省10萬家企業納入排污許可管理……一項項管當下、利長遠的措施,推動遼寧省生態環境治理體系不斷完善。

  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遼沈大地“點綠成金”的實踐不斷豐富。

  盤錦市、大洼區、盤山縣、雙臺子區和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入選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鳳城市大梨樹村、桓仁滿族自治縣、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入選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打生態牌、走綠色路。今年以來,遼寧省生態環境領域更是捷報頻傳。瀋陽、大連、盤錦成功入選國家“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阜新、大連金普新區成功獲得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資格。

  今天的遼寧,天藍地綠水清,生態環境更加秀美宜居。不久前,2022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在遼寧成功舉辦,這是對遼寧更好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巨大鼓舞!

  生態文明建設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遼寧“轉身向綠”的腳步不會停歇,美麗遼寧鋪展的生態畫卷一定會更加精彩。(遼寧日報記者 趙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