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瀋陽遇見仁和 攀枝花市仁和區城市推介活動走進瀋陽
2023-09-17 17:52:5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巍責編:趙瀅溪

  “多年前,我隨父母一起,響應國家號召,離開了我生活了17年的故鄉遼寧,到四川攀枝花支援三線建設。一回首,已是半個多世紀。”9月16日,“暖暖的花城、有愛有陽光”攀枝花市仁和區2023城市形象推介會在瀋陽市舉行。68歲的梁鋼登臺致辭,用他的故事為瀋陽與攀枝花兩地牽上了羈絆。

  五十載,情感相融;三線情,血脈相通。梁鋼紮根攀枝花的故事,是眾多三線建設者的縮影,亦是兩地同為共和國工業之子的血脈賡續……兩座城,似乎有別樣的淵源。

秋日瀋陽、遇見仁和 攀枝花市仁和區城市推介活動走進瀋陽_fororder_攀枝花11

活動現場 攝影 王月

  三線建設締造“第二故鄉”

  “東北人、東北魂,來了都是攀枝花人。”在當日的推介會上,攀枝花市仁和區委副書記、區長茍軍在致辭中説,從瀋陽到攀枝花市仁和區直線距離2600公里,遠的是地理距離,近的是相融相合的氣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東北味早已融入攀枝花人的骨血裏,無論是“攀枝花的瀋陽人”還是“瀋陽的攀枝花人”,早已是一家人。

  上世紀60年代,數以萬計的東北熱血青年奔赴攀枝花,以戰天鬥地的英雄氣概投身三線建設,創造了在2.5平方公里土地上建設成套鋼鐵廠的世界奇跡。

秋日瀋陽、遇見仁和 攀枝花市仁和區城市推介活動走進瀋陽_fororder_攀枝花6

現場演出 攝影 王月

  作為三線建設親歷者,梁鋼感觸頗深:“攀枝花是個移民城,很包容。這裡有很多像我這樣來自全國各地的人,不用在意語言,都能聽得懂,隨時都能遇到老鄉,所以我到攀枝花50多年了還是鄉音未改。”

  歷經歲月沉澱,“三線精神”時至今日依舊閃爍著光芒,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是攀枝花乃至瀋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糧,也成為兩地共同的精神羈絆。

  10000顆芒果帶來甜蜜印象

  甜蜜,是當天推介會上,瀋陽人民最深的感受。

  活動中,攀枝花市仁和區通過多種形式的城市形象推介,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攀枝花市仁和區的文旅資源、城市形象。特別是10000顆晚熟芒果、苴卻硯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攀枝花仁和特色産品,帶瀋陽人民“雲”遊了四川最南端。

秋日瀋陽、遇見仁和 攀枝花市仁和區城市推介活動走進瀋陽_fororder_攀枝花4

市民品嘗“仁和好芒” 攝影 王月

  “得益於攀西地區獨特的幹熱河谷氣候以及緯度優勢,攀枝花市仁和區顆顆芒果曬足2300小時,富含胡蘿蔔素、礦物質和17種以上的氨基酸。”隨著工作人員的介紹,有著“緯度最北、海拔最高、成熟最晚”標簽的“仁和好芒”揭開面紗。體驗者三五成群,品嘗拍照、合影打卡,用舌尖味蕾感受陽光的甜度。

  瀋陽市民楊先生説:“之前只知道攀枝花是一座以花命名的城市,通過今天的活動才知道,原來那邊陽光這麼好、水果這麼甜,有機會我一定會去看一看。”

秋日瀋陽、遇見仁和 攀枝花市仁和區城市推介活動走進瀋陽_fororder_攀枝花7

現場演出 攝影 王月

  除了香甜的“仁和好芒”,推介會上,苴卻硯、俚頗彝繡、羊皮鼓舞等傳統非遺,也讓嘉賓近距離、沉浸式感受了攀枝花仁和的璀璨文化;手打糍粑、各色果乾等攀枝花仁和特産更是讓與會嘉賓大飽口福、讚不絕口。

  此外,攀枝花市仁和區還送出總價值1000萬元的“冬日暖陽”體驗券,向瀋陽人民發出冬季康養的邀請。遊客持券可在攀枝花指定地點免費就餐、住宿、報銷往返行程費用。

  傳統非遺搭建起文化橋梁

  為讓與會嘉賓沉浸式感受攀枝花市仁和區俚頗文化的多重魅力,現場上演了舞蹈《迤啊迤沙拉》,展現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攀枝花市仁和區平地鎮迤沙拉村傳承千年的舞蹈、音樂、服飾等文化元素,將觀眾們帶入神秘古樸的彝家生活。

秋日瀋陽、遇見仁和 攀枝花市仁和區城市推介活動走進瀋陽_fororder_攀枝花8

兩地簽署文旅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攝影 王月

  仁沈一家親,文旅共相融。此次推介會,仁沈兩地簽訂《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遼寧省瀋陽市大東區文旅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翻開了攀枝花市仁和區與瀋陽文旅聯動發展的新篇章,探索兩地文旅高品質發展新路徑。

  未來,兩地將以整合優勢文旅産品、推動文旅企業聯合促銷、輪流開展聯合宣傳推介活動等方式為抓手,開展推進文旅産業及市場合作、加強人才培訓交流、信息政策互惠互通等五方面的深入合作,形成發展共推、和諧共創、文化共融的發展新局面。

  “從不毛之地到百里鋼城,經過幾代人的建設,攀枝花現在道路四通八達,交通快捷方便,1小時到雲南,4小時到成都,説走就走的旅行、曾經遙遠的故鄉,如今近在咫尺。”梁鋼希望,曾經奮戰三線建設的老革命、如今朝氣蓬勃的年輕人,都能到攀枝花市仁和區,感受那裏的溫暖與幸福。(文 王月)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