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文旅:遼寧興城“乘風踏浪”出圈
2024-05-22 10:13:07來源:新華每日電訊編輯:王巍責編:蔣碩

  不久前的五一假期,渤海之濱的一座遼寧小城興城突然“出圈”,成為國內遊客“新寵”。葫蘆島市委一級巡視員冬梅分享的數據顯示,五一期間,興城共接待遊客112.46萬人次,同比增長301.64%,旅遊收入5.62億元,同比增長301.42%,位居東北地區五一旅遊熱度飆升榜第二位。

  “三年前在興城拍攝的時候,我們根本想像不到當地會有現在這樣火熱的場景。”近日,在2024世界品牌莫幹山大會·文旅品牌推介會開幕式現場,電視劇《乘風踏浪》主演喬杉告訴記者,隨著劇集熱播,曾經鮮有人知的興城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了一波波“打卡”熱潮。

  “一部劇帶火一座城”,興城《乘風踏浪》而來。近兩年,《去有風的地方》帶來了“一種叫做雲南的生活方式”,《狂飆》將廣東江門播成了旅遊“熱門”,《我的阿勒泰》讓新疆阿勒泰成為很多人嚮往的“詩和遠方”……越來越多影視作品“無心插柳柳成蔭”,成為地方文旅的最佳“代言人”。

  下一個將“因劇而火”的小城是哪兒?記者與喬杉從《乘風踏浪》和興城聊起,嘗試解碼影視劇和地方文旅近幾年碰撞出的“火花”。

  一部劇和一座城

  在《乘風踏浪》播出之前,興城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泳裝行業“大佬”。作為中國目前最大的泳裝生産基地,興城生産的泳裝早已遍佈國內、遠銷海外。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電商平臺銷售的泳裝80%都來自興城,興城在全國泳衣銷售額佔比40%,在全球泳衣銷售額中佔比25%。近幾年,興城逐漸成為市場眼中的“比基尼之都”。殊不知,“比基尼之都”的由來與曾經興城旅遊市場的興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20世紀80年代,興城海濱開發為景區。除了海濱風光,古城、溫泉、首山、覺華島等豐富旅遊資源讓興城成為當時東北的療養勝地。城裏來的遊客穿著時髦的泳衣,將小城的人們領上了“比基尼之都”的草創之路。

  時移境遷,“比基尼之都”的實干家們生意蒸蒸日上,興城曾經旅遊勝地的名聲卻漸漸在國人心中沒了水花。然而,這個隸屬於遼寧葫蘆島市的小城,在一個葫蘆島人心裏開出了花。編劇徐正超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2020年,他偶然看到興城泳裝行業的新聞報道,迸發出靈感,一氣呵成創作出《乘風踏浪》。次年,劇組在興城搭建了拍攝主場景和街道,並在當地實地取景。喬杉、楊子姍領銜主演,于洋特邀主演,再加上劉佳、唐鑒軍、張瑞涵等眾多觀眾熟知的演員,共同打造出一部“流量熱劇”,講述改革開放時期遼寧人的鮮活奮鬥史。

  一部劇和一座城由此牽手。興城旅遊業澆灌出的泳裝産業孕育出一部影視劇,這部劇又反哺了興城文旅,帶來如今的新發展。

  東北小城的“新生”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東北人,喬杉與他飾演的角色彭錦西一樣,對這片土地有很深的感情。

  他説,彭錦西那一代東北人身上的樂觀與韌勁,讓他想起自己的父親。當初拍攝的氛圍也十分愉快,編劇和許多演員都是東北人,對人物的分析和把握上有許多共鳴。順理成章地,東北人的奮鬥史,就要用最符合東北性格的喜劇形式呈現出來。

  劇中,彭錦西先人一步做起泳裝生意,卻從不吝嗇授人以漁。後來,彭錦西從興城走向國內市場、再到國際市場,在每一次産業發展的轉捩點上,他都從所有興城泳裝行業從業者的角度考慮,不求一家獨大,最終實現了“把興城的泳裝賣到全世界”的願望。

  喬杉向記者提到,彭錦西的名字其實是興城的舊稱——因為處在錦州西邊,興城曾經叫做“錦西”。他還特別推薦了興城人早上吃的蒸餃和蒸豬血,“很美味”。喬杉對興城如數家珍的熱愛溢於言表,仿佛劇中的彭錦西來到了現實中。

  “作為東北人,我們原先都知道興城。但也是在拍攝過程中深入當地,才體會到了更多風土人情。”喬杉覺得,這就像旅遊一樣,沒有去過那個地方,就很難説出那個地方真實的狀態、它讓人感受到的氛圍,或是意料之外的驚喜。

  三年前,《乘風踏浪》劇組深入興城、講述興城;三年後,《乘風踏浪》的觀眾來到興城、了解興城。劇中的“興城供銷合作社”“錦虹泳裝廠”、興城古城墻、“為民咖啡廳”等,已成為熱門打卡地,角色的住宅也已經或正在改建為民宿。當地政府還結合劇情,開設了旅遊專線。

  喬杉説,他看了很多人的打卡留言,有人在當地吃到了“彭錦西套餐”、喝到了“彭錦西咖啡”。“拍劇搭的許多場景都保留了下來,與興城當地的文旅資源——大海、古城、美食——結合起來,形成了許多新的景點、新的旅遊內容,為興城的文旅産業賦能。”

  除開這些,被問及興城能夠“因劇而火”的原因,喬杉還提到了“淳樸民風”對遊客的吸引力。這也呼應了徐正超點出的該劇獲得好評的原因:東北人的真摯和幽默打動了觀眾。或許,正是《乘風踏浪》對“東北氣質”的生動演繹,挖掘出興城旅遊資源背後的文化底蘊,切中了觀眾對一個東北小城的想像和期待。

  喬杉説,東北有許多像興城一樣值得記錄的城市,未來如果有機會,他希望能為自己的家鄉哈爾濱拍一部劇。

  更多小城期待“因劇而火”

  “影視作品不僅僅是娛樂産品,更是文化傳播的載體。當影視作品和地方文旅深度融合,就能形成一種雙贏的新模式。”

  “就拿《乘風踏浪》這部劇來説,很多人通過我們這個戲知道興城,首先這是對我們作品的一種認可,然後更多人到興城去玩,又能帶動興城的旅遊熱鬧起來。”這種“雙贏”的熱鬧,能産生持續的長尾效應。喬杉告訴記者,許多人去興城後在他的微博頁面留言反饋,這種互動帶來了更多話題,為興城和電視劇本身吸引了更多關注。

  近年來,隨著社交媒體興起,影視IP為小城文旅帶來“出圈”機遇的案例屢見不鮮。“影視+文旅”的共贏新模式,也為當前影視行業和文旅産業帶來發展新機遇。

  今年1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佈《關於開展“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的通知》,計劃于年內創作播出100部“跟著微短劇去旅行”主題優秀微短劇,推動一批實體取景地跟隨微短劇熱播“出圈”,塑造一批古今輝映、聯通中外的文化標識和符號通過微短劇全球傳播,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微短劇+文旅”融合促進消費的新模式,營造跟著微短劇去全國各地“打卡”的新風尚。

  隨著第一批、第二批“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推薦目錄陸續公佈,觀眾們跟隨優秀影視作品,看到了祖國各地“隱匿著”的自然風光和人文底蘊。“影視作品展露出的巨大傳播優勢,已然成為促進地方文旅發展的重要推廣力量。”喬杉表示,相較于傳統旅遊宣傳,現在的觀眾更喜歡通過影視劇潛移默化感受、進而主動探索。影視劇的無聲“宣傳”,反而讓當地文旅市場反響更熱烈、觀眾接受度更高。

  更多小城期待著“因劇而火”。有成功經驗可考,又有政策扶持,下一步如何發掘出更多創作內容、尋找到更好創作視角,讓“影視+文旅”進一步雙向賦能,是值得業界持續思考的問題。(記者 蔣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