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修訂調整了重污染天氣預警的啟動標準,以黃色預警的啟動為例,修訂前規定若預測連續兩日出現重度污染則啟動黃色預警,而修訂後改為一旦預測到單日重度污染或連續兩日中度污染,即刻啟動黃色預警。”2024年12月31日,在瀋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瀋陽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單偉民介紹了新修訂的《瀋陽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的有關內容。
發佈會現場 攝影 金岡
這次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的修訂基於兩個背景,一是國家和省對重污染天氣應急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是人民群眾對保障空氣品質有新的期待。“十三五”以來,瀋陽空氣品質改善明顯,優良天數從2020年的287天增加到2024年的318天(提升了31天);PM2.5濃度從42微克/立方米降低到34微克/立方米(改善了20%);重污染天數從8天降低到2天(減少了6天);人民群眾的藍天獲得感不斷增強。然而,隨著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不斷深入,人民群眾對空氣品質改善有了更高的期待,“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成為衡量一個城市大氣污染防治水準的新尺規。為提升瀋陽面對重污染天氣時的應急響應能力,確保應急措施的科學性、精準性、有效性,瀋陽結合實際,對原2020年版本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進行了調整修訂,並於2024年12月16日正式印發實施。
單偉民介紹,《瀋陽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共八部分內容,明確了各部門職責與分工,優化了預警啟動條件,完善了預警分級標準,加強了監測與評估,更加突出了差異化管控,倡導公眾參與,加強信息公開,引導公眾配合。相較于2020年版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修訂後的預案內容有五大方面的特點:提出了重污染天氣採取差異化應對;優化了預警分級標準;調整了預警發佈時間;細化應急響應措施,建立民生保障的白名單;規範減排清單編制,強調績效分級及差異化管控。
修訂後,根據全省統一部署,因沙塵暴、山林火災、局部揚沙、境外傳輸等因素導致的以及由臭氧污染造成的重污染天氣,將不再列入預警和應急響應的範疇。
本次修訂調整了重污染天氣預警的啟動標準,以便更有效地保障公眾健康。以黃色預警的啟動為例,修訂前規定若預測連續兩日出現重度污染(AQI>200)則啟動黃色預警,而修訂後改為一旦預測到單日重度污染或連續兩日中度污染(AQI>200超過1天,或AQI>150超過2天),即刻啟動黃色預警。
本次修訂對預警發佈時間進行了提前調整,預警信息的發佈時間由原來的提前24小時調整為提前48小時。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橙色預警和紅色預警三個等級的預警分別對應三級響應。每一級的響應措施均涵蓋了公眾防護、建議性減排以及強制性減排三個方面。在強制性減排措施中,充分考慮民生保障的需求,建立了“移動源”及“揚塵源”民生保障白名單。將應急搶險工程、重點工程以及其他涉及民生保障的施工場地揚塵源列入豁免清單,以保障民生及城市基本運行。
此外,應急減排措施的科學性、可操作性、可核實性,是實現大氣環境品質好轉和“削峰降值”的關鍵所在。2024年的應急減排清單編制工作,明確了行業差異化績效分級管控內容、減排基數核算方法、減排比例及核算方法、清單填報規範要求,以及企業“一廠一策”編制要求等。按照生態環境部減排清單“對涉氣企業全覆蓋的要求”,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各區縣(市)對涉氣企業進行了全面排查,並根據企業的工藝水準、污染治理能力、環境管理等方面開展評估,並對企業制定了差異化的管控措施。通過差異化的管控措施,既滿足應急減排要求,也能促進企業提升環境治理水準。
在2020年,生態環境部正式發佈了《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制定技術指南》,引入了績效分級制度,對全國39個重點行業實施差異化的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績效分級有兩大類別。對於生産工藝相對複雜,生産流程較長的企業,根據原輔材料使用情況、産排污特點、污染治理技術、環境管理水準、運輸方式等不同,分為A、B、C、D四個等級;對於生産工藝相對簡單、生産流程較短的企業,根據環境治理水準差異,分為績效引領和非績效引領企業。2024年,瀋陽27個重點行業涉氣企業共計2461家,除715家因長期停産未開展分級外,1746家開展了績效分級,其中,A級企業6家,B級企業5家,C級企業365家,D級企業1268家;無績效引領企業,非績效引領企業102家。
單偉民表示,市生態環境局下一步將貫徹落實好新修訂的《瀋陽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多種渠道向公眾普及重污染天氣應對知識,增強公眾環保意識。另一方面,組織各區縣(市)研究制定轄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指導各地區、各部門嚴格落實應急響應措施,形成瀋陽重污染天氣預警協同防控的合力,確保各項應急措施不折不扣落到實處,以有效保障各位市民的身體健康。(文 金岡)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