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重工裝備集團生産的抓鬥卸船機産成發運。資料圖片
大連瓦軸集團質檢人員正在檢測産品。于永樂攝/光明圖片
中車大連公司研製的1000千瓦內電混合動力機車行駛在環形試驗線上。劉永永攝/光明圖片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中國式現代化】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國資國企改革明確提出,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習近平總書記2025年1月在遼寧考察時強調指出,“東北全面振興,歸根到底靠改革開放”。
近年來,遼寧大連始終把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放到中國式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中去謀劃、去推動,依靠改革不斷破除制約企業高品質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使企業真正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力量。2024年,大連市國資委系統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364.4億元,同比增長10%;上交稅費18.6億元,同比增長4.1%。
2025年是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決戰決勝的收官之年。3月19日,大連市召開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座談會,提出要聚焦重點、分類施策,持續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為大連高品質發展提質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用好改革關鍵一招,破解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
首次實現國産“零”的突破,以突破性創新為核心重新定義大型鎳鐵生産的標準與性能,完成技術突破10余項,相關技術已形成20余項自主知識産權……近日,大連重工裝備集團成功研發75MVA全密閉鎳鐵電爐,為全球資源高效利用、實現碳中和目標提供了新方案。
重組三年,營收從111億元逆勢攀升至23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27.5%,利潤增速始終高於營收增速,提前半年實現“三年200億元營收倍增”奮鬥目標——這是作為大連國資國企改革典型示範的大連重工裝備集團,交出的亮眼答卷,也印證了“戰略重組+管理重構”的改革乘數效應。
“我們應改革而生、應改革而興,自2022年重組整合以來,打出‘戰略化重組、專業化整合、一體化管理、協同化運營、高質化發展’系列組合拳,實現了企業逆勢發展。”大連重工裝備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孟偉告訴記者,集團主要為冶金、港口、化工、新能源、交通等國民經濟領域提供多元化、綜合性工業裝備及全生命週期服務,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五大板塊”協同發展,多品牌、多元化的産業集團。
以制度建設為主線推進改革,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大連檢驗檢測認證集團(簡稱“大檢集團”)以打破“鐵飯碗”的決心和魄力破繭重生,全力助推大連國企改革破冰前行。
日前,由大檢集團下屬大連標準認證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導編制的遼寧省地方標準《特色民宿建設與運營指南》正式發佈。此前,該公司已成功為省內城市書房、非遺旅遊基地、冰雪經濟等多個文旅項目體系建設提供標準化技術支撐。
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是國企改革的深水區。2018年,大檢集團由7家事業單位轉企組建,打破傳統“鐵飯碗”模式,邁向市場化運營。集團創新管理模式,持續推進“三項制度”改革,全面建立差異化績效考核體系。“2024年,集團外埠市場營收佔比達51.26%,市場化運營機制逐步建立。2024年我們全面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步推進股改上市進程。”大檢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衛旭峰告訴記者。
舊舟難載新潮水,敢借長風另起帆。大檢集團的成功轉型,關鍵在於通過市場化機制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服務能力。
一企一策+央地協同,精準施策促改革
作為東北全面振興的重要引擎,大連市近年來聚焦主責主業,一企一策深化改革,持續優化國有資本佈局結構。
大連依海而生、因海而興,城市發展的優勢、潛力、動能都圍繞著海洋。2024年11月,大連有序推進大連獐子島海洋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海發集團”)組建工作,聚焦海洋漁業、海洋化工、海洋鹽業三大主業板塊,加大市場化重組力度,整合市屬國企海洋産業相關資源,逐步培育新興海洋經濟産業板塊。
大連不斷擦亮文旅、賽事、會展等金字招牌。1月18日,由大連文化旅遊發展集團吸收合併大連體育産業集團,組建成立的大連文體旅産業發展集團(簡稱“文體旅集團”)正式揭牌。隨著“海上游大連”“空中看大連”等重點文體旅項目陸續實施,承辦大連馬拉松、徒步大會、大連足球超級聯賽等體育賽事活動,文體旅集團正集中力量培樹一批文體旅融合示範項目、帶動項目、引領項目,促進文體旅深度融合發展。
“集團整合了原文旅集團和體育集團的優勢資源,擁有老虎灘景區、旅順口景區等全國知名旅遊景區,以及世界博覽廣場、青訓基地等展覽場館和體育場館。”文體旅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孫爽介紹,未來集團將推進重點文旅項目建設,大力發展會展經濟,開展各級各類賽事活動等。
在3月底舉行的第十一屆法國巴約國際馬戲節上,大連文化産業集團所屬大連雜技團的雜技節目《蹬傘》,以全場最高分斬獲專家評審委員會唯一特別大獎。2018年,作為大連市首家國有大型文化産業企業,大連文化産業集團應時而生。六年來,集團始終堅持社會效益優先,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2024年,集團創作的文化精品獲得國家級獎項11個;實現收入5.83億元,同比增長29.17%;集團國有資産保值增值率達108.78%,所屬企業全部實現盈利。
一企一策下的多點開花,為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注入澎湃動能。而央地合作的深入推進,使央企和地方在資本、科技、産業鏈、供應鏈等方面優勢互補,深度融合發展,為大連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提供重要推力。
在中車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機車總裝車間,10台為中南鋼鐵量身定制的新能源機車正在加緊裝配。這是中國中車面向全球發佈系列化新能源機車以來,斬獲的首個1000千瓦電池動力調車機車批量訂單。
鞍鋼集團內,20台中車大連公司研製的1000千瓦內電混合動力機車正在高效運行,單臺機車每年可減少碳排放374噸,相當於植樹34000棵。
“與老舊型鐵路內燃機車相比,系列化新能源機車綜合油耗節油率達45%。作為‘兩重’‘兩新’政策的堅定踐行者,我們以高端裝備創新突破為核心,把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轉型作為踐行‘雙碳’戰略的主戰場。”中車大連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孫榮坤表示,公司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持續提高研發投入佔比,全力拉動相關企業協同、聯動發展。
統計顯示,目前大連市共有33個省級重點央地合作項目,涵蓋倉儲物流、工業、交通、能源等領域,涉及25戶央企,其中29個項目投資規模超10億元。今後,大連將積極搭建“央企會客廳”樞紐平臺,提供“一站式”服務,推動資源精準對接,聚焦新能源、高端裝備、數字經濟領域,制定靶向攻堅計劃,拓寬央地合作領域,增強央地合作黏性。
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加大科技創新力度
國有企業作為科技強國建設的骨幹中堅,必須把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今年2月,大檢集團旗下大連鍋爐壓力容器檢驗檢測研究院有限公司,與浙江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聯合實施的國際首次基於UN GTR 13-Ⅱ《氫和燃料電池汽車》的70MPa車用儲氫氣瓶火災爆炸試驗圓滿完成,成功填補了國際氫能安全領域的技術空白,推動我國氫能檢測技術實現了從“國際接軌”到“國際領跑”的跨越。
“試驗通過構建極限試驗模型,為國際氫燃料電池汽車氫瓶安全性能評估提供了重要試驗數據。”大檢集團鍋檢院公司氫能氣瓶試驗中心主任韓冰介紹。據悉,大檢集團自主投資的大連氫能檢測中心填補了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儲供氫系統試驗檢測領域空白,建成投用的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氣瓶安全技術),氣瓶及相關試驗業務市場佔有率全國第一。
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基本路徑。多年來,大連持續加大國有企業科研創新力度,培育了首個本土信創整機品牌“連創”系列計算機,並在教育和國資國企系統廣泛應用,構建起“産學研用”全鏈條信創産業生態。
近年來,大連國資國企智慧化發展迎來新機遇新突破。大連國訊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作為大連國企信息技術領域的佼佼者,去年與北京金山辦公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發佈雙方聯合研發的“連創數智辦公套件”,打造集文檔創作、協同辦公、數據要素管理以及AI智慧應用於一體的全新數智辦公體驗;今年2月,該公司與中國電信大連分公司聯合打造的“國資信創雲”,成功部署DeepSeek R1版和V3版相關模型,實現了國資雲資源AI能力的重大升級。
DeepSeek模型的成功接入,使“連創”旗下信創電腦升級成為全國産化、軟硬一體的邊緣智算産品。“國資信創雲”還實現了從基礎模型、AI算力到服務部署的全國産化,為推動大連國有企業搶佔“大模型+”新賽道提供“底層算力+模型”的有力支撐。
在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中,科技創新再次激蕩起新勢能。今年,國內首筆海洋環境類數據産品交易在大連順利完成,交易雙方分別為大連海洋大學和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此次交易不僅為企業構建“數實融合”新模式提供技術支撐,更將推動海洋産業向智慧化、綠色化方向升級。海發集團通過引入“黃渤海及日本海精細化海洋環境要素數據産品”,深度參與大連數據交易平臺建設,推動數據確權、流通與價值轉化,實現了數據資源向生産要素的高效轉化。
大連正以“抓鐵有痕”的力度、“久久為功”的韌勁,全力推動國有企業振興專項行動各項任務落地見效。(記者 吳琳 通訊員 杜楊楠)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