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的李阿姨(左一)完成人工耳蝸植入術 供圖 瀋陽市第四人民醫院
瀋陽72歲的李阿姨在瀋陽市第四人民醫院完成人工耳蝸植入術後,正在經歷為期一個月的“靜默康復期”。作為遼寧首位享受國家集採政策的患者,她將在專業指導下逐步喚醒“沉睡”的聽覺。
李阿姨打從記事兒起左耳就聽不到聲音,一直依靠右耳。可是三年前,她的右耳突發性耳聾,雖然積極治療,配了助聽器,但聽力還是在下降。
女兒帶她到瀋陽市第四人民醫院看病,從耳鼻喉科主任李洪波處得知可以置入人工耳蝸,重新獲得聽力,但高昂的價格讓李阿姨望而卻步,她説:“我都72歲了,還能活幾年呀,花十多萬不值得。”
轉機出現在國家集採政策落地後。2025年3月3日,電子耳蝸納入國家集採並按照醫保乙類管理,遼寧省于3月25日執行該政策。李洪波告訴李阿姨:“術後自付不到3萬元就能重啟聽力。”
4月7日李阿姨辦理入院,4月9日上午順利完成手術。預計5月中旬完成首次開機調試。
術中,李洪波團隊要將直徑1毫米左右的電極精準植入耳蝸。但植入只是第一步,患者還需要經歷三個階段:靜默期(術後1個月),電極與神經建立生物連接;開機調試(術後第30天,激活設備並設定基礎參數;康復訓練(持續3-6個月),通過聲場刺激重塑聽覺中樞。
據李洪波介紹,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是目前治療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最有效的手段,尤其適合聽力損失在80dB以上、助聽器效果不佳的患者,包括兒童和成人,對於語前聾的兒童,越早植入效果越理想;對於語後聾的患者,術後1至3個月就能恢復基本的語言交流能力,顯著改善生活品質,尤其是對於老年人,可以減少因聽力障礙導致的孤獨、抑鬱或認知功能衰退。以往,人工耳蝸價格昂貴,單側耳蝸費用達10萬餘元,並且不在醫保報銷範圍內,許多患者難以承擔。隨著國家集採政策落地,單側耳蝸費用降至5萬元左右。人工耳蝸植入術已納入乙類報銷範圍,患者僅需自付2.5萬-3萬元左右,總治療成本下降超50%。(文 楊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