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大連仲裁周啟幕 奏響“法商融合”時代強音
2025-05-24 14:36:3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薇責編:魏寒冰

  5月24日,以“法商融合,開放共贏”為主題的第三屆大連仲裁周活動啟幕。

  遼寧省司法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曉強,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吳耀明,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健林,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王清友,大連海事大學校長單紅軍,東北財經大學校長汪旭暉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第三屆大連仲裁周啟幕 奏響“法商融合”時代強音_fororder_大連1

活動現場 攝影 高歌

  “政産學研用”全鏈條協同:形成獨具特色的“大連模式”

  本屆仲裁周由大連仲裁委員會/大連國際仲裁院(以下簡稱“大國仲”)聯合大連海事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大連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大連市工商業聯合會、大連市律師協會共同主辦。開幕式上,國內外主要仲裁機構代表、仲裁專家、法官、仲裁員、律師、學者及工商界人士500余人現場參會,上萬人次在線關注收看,會議規模與參會人數再創新高。

第三屆大連仲裁周啟幕 奏響“法商融合”時代強音_fororder_大連2

遼寧省司法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曉強致辭 攝影 高歌

  高瞻遠矚啟新篇:多方共話法治護航開放型經濟

  開幕式由大國仲副院長劉軍主持。李曉強在致辭中強調,大國仲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實現跨越式發展,已成為受案標的額領先、審理高效、全國影響力突出的仲裁機構,並培育出國際化專業隊伍;其打造的“大連仲裁周”已成為東北亞法治合作與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展望未來,大連仲裁需立足本土、輻射全球,深化跨境規則銜接與制度創新,樹立國際品牌;傳承“和合共生”理念,完善調仲對接機制;借力國家戰略構建遼寧仲裁新格局,為區域振興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第三屆大連仲裁周啟幕 奏響“法商融合”時代強音_fororder_大連3

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吳耀明致辭 攝影 高歌

  吳耀明在致辭中指出,大連兩級法院高度重視並全力支持建設東北亞國際仲裁中心,秉持依法監督、協作共建的理念,推動仲裁與訴訟的有機銜接與良性互動。法院通過建立常態化溝通協調機制,發佈白皮書,依法支持和監督仲裁活動,實現了對仲裁事業發展從理念到機制的革新,提升了大連區域司法與仲裁環境的美譽度。未來,大連市中院將進一步通過強化規則引領、科技賦能及人才支持,強化推動與仲裁機構的協同機制,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優法治生態。

第三屆大連仲裁周啟幕 奏響“法商融合”時代強音_fororder_大連4

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健林致辭 攝影 高歌

  王健林在致辭中表示,仲裁作為國際通行的爭議解決機制,是企業應對複雜國際經貿環境的重要保障。他結合萬達全球化實踐經驗指出,仲裁的高效性、專業性及跨境執行力,為企業“走出去”提供了關鍵支撐。他建議仲裁機構持續提升服務能級,加強國際規則宣傳推廣,助力中國仲裁躋身世界一流,為中國企業參與全球競爭保駕護航。  

第三屆大連仲裁周啟幕 奏響“法商融合”時代強音_fororder_大連5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王清友致辭 攝影 高歌

  王清友在致辭中指出,仲裁是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助推器”,亦是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黏合劑”,律師群體是推動仲裁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他倡議律師積極參與仲裁規則優化,推動制度與實踐深度銜接;加強仲裁專業人才培養,為行業輸送高素質人才;深化國際仲裁交流合作,提升中國仲裁國際話語權。

第三屆大連仲裁周啟幕 奏響“法商融合”時代強音_fororder_大連6

大連海事大學校長單紅軍致辭 攝影 高歌

  單紅軍在致辭中表示,大連海事大學作為國內海事教育領域的領軍高校,一直致力於培養高素質的海事法律人才,為國家的海洋強國戰略和航運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仲裁周的舉辦不僅促進了法學與商學的融合,也為海事仲裁領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未來,將進一步加強海事仲裁人才培養,推動海事仲裁國際化進程,為國際海事貿易提供更加專業、高效的爭議解決服務。

第三屆大連仲裁周啟幕 奏響“法商融合”時代強音_fororder_大連7

東北財經大學校長汪旭暉致辭 攝影 高歌

  汪旭暉在致辭中表示,東北財經大學作為財經類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始終注重深化法學與經濟學、管理學的交叉融合,推動“法商融合”學科創新。未來學校也將依託與仲裁機構共建的實踐平臺,聯合開展商事仲裁研究,重點培養精通國際規則、兼具法治思維與商業素養的複合型人才,為優化區域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學術支持。

  大連仲裁周各主辦單位,同致辭嘉賓一起,為大連仲裁周開幕式按下啟動鍵,標誌著第三屆大連仲裁周正式拉開帷幕,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文 楊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