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瀋陽市第四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教授隋軼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 發表了一項關於急性缺血性卒中靜脈溶栓後最佳監測試驗(OPTIMISTmain)的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成果,在中科院分區一區影響因子高達98.4。這是東三省神經內科學者首次以第一和通訊作者發表柳葉刀文章。這項研究成果的發表不僅是一次學術突破,更是醫院深耕科教事業,推動臨床、科研“雙輪驅動”的成果縮影。
《柳葉刀》是全球歷史最悠久,影響力最廣泛的醫學期刊之一,被譽為“醫學界的聖經”。其發表的論文需經過極其嚴格的同行評審,因此成為衡量醫學研究成果的“金標準”。許多改變全球醫療指南的突破性研究均首發於此。
OPTIMISTMain研究同步發表于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影響因子98.4) 供圖 瀋陽市第四人民醫院
腦卒中作為全球主要的致死和致殘性疾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超級殺手”。目前,針對接受靜脈溶栓治療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監測方案,仍沿用上世紀90年代確立的標準,這一方案雖然被普遍視為最佳實踐,但其局限性日益凸顯:不僅顯著增加了護理工作負擔,還經常干擾患者睡眠。隋軼教授的這項研究發現對於低風險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將傳統監測頻率減半是安全可靠的,且能大幅優化醫療資源配置。這項研究成果在第11屆歐洲卒中大會(ESOC)上作為首個主題報告發佈,並在柳葉刀同步發表,引起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
該研究成果受邀在第11屆歐洲卒中組織大會(ESOC)上作為首個主題報告發佈 供圖 瀋陽市第四人民醫院
瀋陽市第四人民醫院始終將科技創新作為立院之本、強院之策,不斷引育和挖掘科技人才,持續增加科研獎勵力度與科研創新經費投入,並與高校搭建科研平臺,進行系統性的科研佈局。近年來,醫院科研成果倍出,僅2024年就發表SCI文章35篇,影響因子超百分。未來,醫院將繼續以科技創新為引擎,為推進健康中國戰略貢獻瀋陽四院智慧。(文 楊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