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精神衛生日瀋陽公益市集點亮心理健康協同路
2025-10-11 16:00:0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薇責編:顏觀潮

  金秋十月,暖意浸城。在2025年世界精神衛生日到來之際,10月10日,一場以“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務”為主題的“理解無礙·益暖沈城”公益市集,在瀋陽市和平區八卦街廣場溫情啟幕。作為瀋陽“五個一”“理解·無礙”系列活動的核心載體,這場集政策引領、公益實踐、科普宣傳于一體的盛會,不僅是對精神衛生事業的集中獻禮,更展現了瀋陽以“協同共治”理念破解民生難題、構建包容社會的深層思考與實踐擔當。

“理解無礙”紮根街頭巷尾!2025世界精神衛生日瀋陽公益市集點亮心理健康協同路_fororder_張琪精神衛生1

參加活動人員合影 攝影 張琪

  本次活動由瀋陽市民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市殘疾人聯合會聯合主辦,瀋陽市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項目指導中心與市利州公益事業發展中心承辦,和平區相關部門、遼寧省新聯會等單位協同支持。從政府部門的頂層設計,到社會組織的落地執行,再到企業、高校、志願者的多元參與,一張覆蓋“政策+服務+公眾”的精神衛生守護網絡在此織就,深刻詮釋了“精神衛生不是小眾議題,而是關係家庭幸福、社會和諧的民生大事”這一核心共識。

  活動在追鋒少年志願服務隊充滿朝氣與活力的開場舞《美麗中國》中拉開序幕。

  瀋陽市民政局領導在致辭中闡述了精神衛生工作關乎家庭幸福與社會穩定的民生重要性,彰顯了政府層面推動精神衛生事業高品質發展的決心與擔當。殷切寄語進一步凝聚了現場各界人士“全民參與、守護心理健康”的共識。

“理解無礙”紮根街頭巷尾!2025世界精神衛生日瀋陽公益市集點亮心理健康協同路_fororder_張琪精神衛生2

多方代表宣讀《全民關注精神健康倡議書》 攝影 張琪

  隨後,民政部門、社會組織、企業、社區代表及志願者共同宣讀《全民關注精神健康倡議書》,發出“消除歧視、主動關懷、協同共治、守護心靈”的鏗鏘誓言。這份倡議將理解、包容與關愛的理念,從舞臺傳遞至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呼籲公眾以平等之心看待精神障礙群體。

  本次活動不僅是理念的倡導,更是行動的落實。在各方見證下,遼寧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與瀋陽市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項目指導中心完成“‘精康融合行動’就業幫扶計劃”簽約。這一舉措旨在為精神障礙康復者搭建可持續的就業支持平臺,幫助他們通過勞動實現自我價值、更好地融入社會,是推動“精康融合”從概念走向現實的關鍵一步。

“理解無礙”紮根街頭巷尾!2025世界精神衛生日瀋陽公益市集點亮心理健康協同路_fororder_張琪精神衛生3

簽約儀式 攝影 張琪

  科學認知是消除偏見的基礎。瀋陽市安寧醫院的專家團隊在現場設置了互動環節,圍繞精神障礙預防常識、常見心理問題識別與應對等主題,與市民進行面對面交流,傳播科學的精神衛生知識,引導公眾理性看待相關問題。

“理解無礙”紮根街頭巷尾!2025世界精神衛生日瀋陽公益市集點亮心理健康協同路_fororder_張琪精神衛生4

公益市集展位 攝影 張琪

  舞臺環節結束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公益市集隨即開放。28個特色攤位各具風采,涵蓋精神障礙社區康復項目成果展示、公益慈善組織介紹、醫院及康復機構服務諮詢、便民服務體驗以及康復者手工藝品義賣等。市民流連于各攤位之間,或了解服務內容,或參與互動體驗,或慷慨解囊支持義賣,以實際行動傳遞著沈城的溫度與善意。

“理解無礙”紮根街頭巷尾!2025世界精神衛生日瀋陽公益市集點亮心理健康協同路_fororder_張琪精神衛生5

與會領導及嘉賓參觀沈康家園和平區服務中心 攝影 張琪

  此外,活動還組織了“開放日”環節,邀請部分參與者實地參觀全國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試點單位——沈康家園和平區服務中心。通過近距離觀察康復環境,了解工作流程,觀摩康復成果,參觀者得以更直觀、深入地理解專業康復服務的內涵與成效。

  當公益市集的最後一縷煙火融入沈城暮色,2025年瀋陽世界精神衛生日“五個一”系列活動的核心篇章告一段落,但“理解無礙”的理念已在街頭巷尾紮根生長。這場盛會不是轉瞬即逝的儀式,而是瀋陽精神衛生事業長效發展的“新引擎”——從“精康融合行動”就業幫扶的簽約落筆,到沈康家園試點經驗的推廣複製;從專家答疑的科學火種,到市民義賣傳遞的民間善意,一條“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精神衛生共融路徑愈發清晰……(文 張琪)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