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造船搶佔全球高端市場
2025-10-16 10:40:42來源:遼寧日報編輯:蔣碩責編:蔣碩

  原標題:大連造船搶佔全球高端市場 是國內唯一能造大型LNG運輸船和浮式生産儲卸油船的船廠

  近日,渤海之濱的大連造船碼頭旌旗招展——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大連造船為招商輪船建造的17.5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正式命名交付。這艘總長295米的“海上超級冷凍車”成功交付,標誌著中國造船業在“皇冠上的明珠”領域再下一城。

  今年6月6日,大連造船新建儲油能力200萬桶的M350型浮式生産儲卸油船(FPSO)剛剛完成交付,以“建造週期最短、安全業績最優”刷新行業紀錄。隨著兩大高附加值船舶相繼高品質交付,大連造船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同時具備大型LNG運輸船與FPSO設計建造能力的船廠。

  從“零”到“批量”的産能優勢

  這艘17.5萬立方米LNG運輸船由大連造船完全自主研發設計,集成多項國際前沿技術:配備新型LNG雙燃料低速主機及ICER系統,燃油、燃氣模式均滿足國際海事組織最高排放標準;採用創新雙艉鰭線型設計,配合空氣潤滑系統,顯著提升水動力性能,增強推進系統安全冗余;液貨艙採用GTT Mark III薄膜型圍護系統,日蒸發率僅0.085%;同時配置再液化裝置,可高效處理LNG蒸發氣。一次滿載運輸的LNG,能滿足大連市一個半月的民生與工業用氣需求,且可停靠全球絕大多數大型LNG岸站,具有卓越的適港性和船岸相容性。

  在LNG運輸船首制船試航階段,大連造船創新推出“雙試合一”模式,將高風險的貨艙氣體處理試驗與綜合性海上航行試驗同步開展。11天的試航中,實現岸站一次性成功對接,20小時內完成靠泊、裝載、卸貨全流程。從碼頭加注開始至試航全週期,IS/IBS碳氫監測值為零,燃氣模式耐久及無人機艙試驗一次性通過。航速、操縱性等指標均優於合同要求,所有預定項目均一次性高效完成,得到各相關方的一致認可,用實力證明了中國船廠的建造實力。

  從船體“分包”到“總包”的蝶變

  FPSO是“海工裝備領域的明珠”,它集油氣分離、油污水處理、氣體壓縮、動力發電等功能于一體,能同時實現深海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的接收、加工、儲存、外運等全鏈條流程,可以稱作移動的“海上石油工廠”。

  大連造船在FPSO建造領域深耕多年,累計交付8艘15萬至30萬載重噸級新造FPSO,改裝2艘30萬載重噸級FPSO,是國內建造FPSO數量最多、最早進入FPSO國際市場的船廠。

  今年6月6日交付的FPSO項目,是大連造船與國際總承包商聯合開發的新一代“M350”通用型FPSO的第二艘。“M350”系列FPSO的技術突破,彰顯了大連造船的自主創新實力。船體採用雙殼雙底設計,更安全可靠,可容納6萬噸上部模組,能滿足巴西、西非、澳大利亞等不同海域的複雜環境,可採用“單點”或“多點”等係泊方式,具備快速響應油氣開發、可批量建造、利於縮短週期、部署方式靈活等優點,適用性廣,有極高的技術含量和品牌效應。

  從“渤海之濱”到“全球海域”的遠航

  從渤海之濱到全球海域,大連造船建造的一艘艘巨輪承載著中國製造的實力與夢想揚帆遠航。大連造船的發展軌跡,正是中國造船業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的縮影。

  作為中船集團“兩地、三廠、雙型”LNG戰略佈局的關鍵落子點,大連造船與上海其他兩家頂級船廠並行,共同攻關並掌握了多種核心船型技術,成功將中國LNG運輸船的建造能力從“獨木舟”時代帶入到“聯合艦隊”時代。在這一戰略的實施下,中船集團不僅在短短數年內實現了LNG運輸船市場份額的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極大地增強了中國在全球能源運輸體系中的話語權和自主性,為國家能源安全築起一道堅實的“海上長城”,確立了中國在全球高端船舶製造領域的領先地位。

  此次首艘大型LNG運輸船和FPSO項目的成功交付,只是大連造船高端化轉型的起點。面向未來,在建設“造船強國”的征程上,大連造船將按照“優化升級主建船型、開發壯大新興船型、培育預研未來船型”的總體思路,聚焦“高端化、綠色化、智慧化”發展趨勢,持續引領行業技術革新,依託在LNG運輸船和FPSO領域的研製基礎,積極向FLNG、FSRU等方向拓展産品線,不斷鞏固在海洋油氣裝備領域的領先優勢,以創新驅動大連造船持續高品質發展。(記者 王榮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