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聚焦冬季疾病預防與健康養生 專家組團解析傳染病防控
2025-11-06 17:05:3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張琪責編:趙瀅溪

瀋陽市衛生健康委召開“冬季疾病預防與健康養生”新聞發佈會 專家組團解析傳染病防控_fororder_楊薇衛健委發佈會

“冬季疾病預防與健康養生”新聞發佈會現場 供圖 瀋陽市衛生健康委

  11月5日,瀋陽市衛生健康委在瀋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召開“冬季疾病預防與健康養生”新聞發佈會。

  發佈會上,瀋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瀋陽市衛生監督所)、瀋陽市衛生健康服務中心、瀋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瀋陽市第十人民醫院、瀋陽市中醫院的5位專家結合瀋陽冬季氣候特點,圍繞疾病防控、心腦保護、中醫養生為市民送上“平安過冬”健康指南。

  冬季傳染病防控:做好日常防護,做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

  瀋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瀋陽市衛生監督所)傳染病防制部副部長、主任醫師齊英錶示,流感、水痘等呼吸道傳染病和諾如病毒感染等腸道傳染病已進入新一輪的活躍期。

  流感傳染性強,潛伏期1-4天,從潛伏期末到發病的急性期具有傳染性。

  水痘傳染性強,傳染期通常從出疹前1-2天開始到所有皮損乾燥結痂為止。以斑疹、丘疹、皰疹、結痂同時出現為特點。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時可發展為重症。

  呼吸道傳染病防控需要日常做好個人防護,勤洗手,戴口罩,每天室內通風2-3次,每次30分鐘以上;打噴嚏時掩口鼻,減少與發熱咳嗽者近距離接觸;一旦出現流感樣症狀,應居家休息,接觸家庭成員時戴口罩,減少疾病傳播;如發現病情進行性加重,則應儘快去醫院就診。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諾如病毒是最常見的導致病毒性腹瀉的病原體,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高發季節。兒童以嘔吐普遍,成人以腹瀉居多。

  冬季養生保健:萬物蟄藏,起居情志皆循“奉藏”之道​

  瀋陽市衛生健康服務中心健康教育部科主任、主任中醫師李涵表示,中醫學認為從立冬開始的冬天三月,正是收藏陽氣、保養精神的好時機。

  起居方面,應早睡晚起,隨氣候變化增減衣物,居於溫暖的處所。老人尤其不要冒觸寒風,以免發生呼吸和心腦血管疾病。運動以午時日中陽氣隆盛時為好,不宜過量運動以免陽氣發泄太過。

  膳食方面,適宜既補陰精津液又不傷陽氣的食物,五穀之中,豆漿、豆汁都是不錯的補充蛋白質的食品。血虛手足不溫者,用當歸生薑羊肉湯以溫養。

  運動方面,應注意安全,避免跌倒和失溫。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骨質疏鬆、骨關節病患者有專科運動指南,在日常身體活動水準之上增加活動量時應諮詢醫生尋求專業建議。冬季心腦血管負擔較重,如果運動中出現氣短、呼吸困難、胸痛、胸悶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防病方面,建議加強身體鍛鍊,增強抗病能力。注意氣候變化,防止受涼,特別是注意胸、背、腹、足部保暖,以防外感。外出時戴口罩,既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又避免寒邪傷及陽氣,誘發心血管疾病。

  冬季心腦血管疾病預防:控血壓、避風險、識信號

  瀋陽市第一人民醫院主任醫師、瀋陽市腦病研究所副所長李新表示,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臨床數據顯示,冬季腦出血發病率較其他季節高出30%-50%,其中高血壓性腦出血佔比超70%,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的特點。

  瀋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科系每年冬季接診的腦血管急症患者中,腦出血患者佔比達40%以上,且多數患者因忽視冬季防控細節導致病情突發。

  作為國家五星級高級卒中中心及瀋陽市東部地區醫療中心,市一院構建了“預防-急救-康復”全鏈條防控體系,通過多學科協作模式提升防控實效。針對冬季發病特點,醫院聯合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等科室組建專項團隊,從病因干預、生活指導到應急處置形成閉環管理,極大地提升了腦出血治療效率。

  首先是嚴控基礎疾病,建議高血壓患者每日早晚各測一次血壓,將數值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切忌自行停藥或調整劑量。糖尿病、高血脂患者需定期監測血糖、血脂指標,通過飲食調控與藥物干預保持代謝穩定。

  其次要規避冬季特有風險因素,保暖方面需重點防護頭部、頸部等關鍵部位。飲食上堅持低鹽低脂原則,減少腌制食品、肥肉攝入。運動需選擇上午10點後等氣溫回升時段,以散步、太極拳等溫和方式為主,每次30分鐘為宜,避免晨練過早或劇烈運動。

  此外,還要警惕早期信號並掌握急救常識。腦出血發作前常出現突發劇烈頭痛、單側肢體麻木無力、言語含糊、視物模糊等症狀,一旦出現需立即停止活動、平臥休息,撥打120時清晰説明症狀和地址。家屬切勿隨意搬動患者,可將其頭部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窒息,等待急救時記錄發病時間和症狀變化,為治療提供參考。

  呼吸道疾病防治:對症治療,把握黃金時間

  瀋陽市第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郭洋表示,冬季各種呼吸系統疾病進入高發期,近期的臨床數據顯示,甲型H3N2毒株佔比較高。

  作為一種主要的甲型流感病毒,H3N2引起的典型症狀包括:高熱、咽喉痛、咳嗽、全身肌肉關節酸痛。其臨床表現為出現高熱(39℃-40℃)、咳嗽、肌肉酸痛等症狀,且對老年人威脅更大,重症率更高,更易引發肺炎、心肌炎等重症,尤其針對5歲以下兒童、慢性病患者和肥胖者(BMI≥30)。

  預防流感,應及時接種流感疫苗,勤洗手、合理飲食增強免疫、注意個人衛生、避免人群聚集。

  若出現持續高熱超3天、呼吸困難、意識模糊、血氧飽和度<93%等症狀,需立即前往醫院就診。

  冬季中醫養生:“防燥防寒”+飲食作息,築牢健康防線

  瀋陽市中醫院兒科主任、主任中醫師梁晨認為,冬季養生應注意防燥、防寒。

  冬季是萬物閉藏,陽氣內收的季節,不要耗散人體的陽氣,養生的核心在於“藏”。

  寒冷及乾燥易傷肺,産生鼻幹、咽喉痛,咳嗽等呼吸道疾病,所以飲食應注意養肺,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少食生冷寒冷、油膩辛味食物,多吃些酸味食物,少吃熱量過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熱性水果。冬氣屬腎,多吃如魚、瘦肉、禽蛋以及山藥、蓮子、藕,栗子、黑米、黑豆等食物。營養也要平衡,既要吃高蛋白食物,也要補充五穀雜糧。

  梁晨建議根據自然界變化對人體的影響,推算氣血運行盛衰與經穴開闔,“三九”時節進行穴位貼敷,扶正祛邪,調補陰陽,不僅能夠幫助人體抵抗外邪,預防疾病,而且也會對夏天三伏貼的療效起到加強和鞏固的作用。(文 楊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