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首屆遼派旗袍學術論壇”現場 供圖 瀋陽市社科聯
瀋陽是旗袍故都。為深入研究遼派旗袍的文化內涵與當代價值,叫響遼派旗袍特色文化IP,推動遼沈服飾文化領域學術交流與旗袍産業協同發展,打造永不落幕的旗袍文化季,11月11日,由魯迅美術學院、瀋陽市旗袍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中心、《絲綢》雜誌社主辦,盛京1636旗袍博物館、瀋陽市旗袍文化協會協辦的“2025首屆遼派旗袍學術論壇”在瀋陽魯迅美術學院舉行。
論壇邀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清華海瀾中國傳統服飾與色彩研究中心副主任賈璽增,瀋陽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瀋陽市文史研究館研究員李理,中國滿族服飾文化學者、魯迅美術學院教授滿懿,遼寧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麼乃亮作主旨報告,圍繞系統挖掘遼派旗袍在人文學科教育創新、文化遺産傳承活化、傳統美學當代轉化等領域的潛在價值進行學術對話,推動其與教育、文旅、設計等相關領域的深度融合與協同發展,為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瀋陽旗袍文化注入新動能。與會青年學者圍繞旗袍文創開發、刺繡紋樣研究、産業轉化路徑等議題深入交流見解。

授牌儀式 供圖 瀋陽市社科聯
開幕式上,瀋陽市委宣傳部、市社科聯、魯迅美術學院領導為遼派旗袍4名學術顧問和2名行業顧問頒發聘書,為“魯美·盛京1636旗袍博物館傳統文化産學研實踐實訓基地”授牌。

與會嘉賓參觀 供圖 瀋陽市社科聯
論壇期間,與會嘉賓還參觀了盛京1636旗袍博物館文物展與魯迅美術學院染織服裝藝術設計學院優秀成果展,直觀感受遼派旗袍的技藝傳承與創新實踐。嘉賓們表示,此次論壇不僅為遼派旗袍研究凝聚了學術共識,更構建起跨領域、跨區域的交流合作網絡,相信未來隨著産學研合作的深入推進,遼派旗袍這一地域文化瑰寶將進一步實現“活態傳承”,成為賦能瀋陽文體旅融合、助力瀋陽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文化IP。
來自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美術學院、瀋陽師範大學等高校,《絲綢》雜誌社、《服裝設計師》雜誌社、《藝術探索》編輯部、《藝術工作》編輯部等學術機構,盛京1636旗袍博物館等文博機構以及企業的代表共計100余人參加論壇。(文 楊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