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5月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 端午假期總體適宜出遊
2024-06-05 11:25:2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胡曉薇

  中國氣象局今天召開新聞發佈會,對全國天氣形勢進行預測分析。5月期間全國平均氣溫17.7℃,較常年同期偏高1.2℃,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除東北、華南及西南等地氣溫偏低以外,全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華北西部、華東北部、華中中部和北部、內蒙古中部和西部、新疆、西藏北部等地偏高1℃~4℃,新疆東北部、內蒙古西部等地偏高4℃以上。

  5月,全國平均降水量69.4毫米,接近常年同期(70.4毫米)。東北地區中部及內蒙古東部、青海東部和南部、新疆中部和東北部、西藏北部、四川東南部、貴州西部、廣西西部和南部、海南等地降水量偏多五成至2倍,局地偏多2倍以上;華北北部和南部、華東北部、華中大部及內蒙古中西部和北部、陜西大部、甘肅北部和西南部、新疆西部和東南部、西藏西部和東南部、四川西南部、重慶等地降水偏少五至八成,局地偏少八成以上。

  5月期間,我國共發生5次區域暴雨過程,均發生在南方。5月19日—21日華南多地累計降水量達50~100毫米,局地超過100毫米,其中19日廣西全區大暴雨範圍為2017年以來同期最廣,廣西南寧(202.4毫米)、隆安(171.3毫米)日降水量超過5月曆史極值。西南大部累計降水超過50毫米,冬春連旱緩解;黃淮、江淮等地氣象乾旱持續。沙塵過程較歷史同期偏少。兩次沙塵天氣過程影響我國,較2000—2023年同期(2.8次)偏少;14日—17日過程達沙塵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共生成兩個颱風,較常年同期(0.97個)偏多,無颱風登陸我國。

  預計端午節(6月8日—10日),江南中南部、華南、西南地區多降雨天氣,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東北地區、內蒙古東北部多陣雨或雷陣雨天氣;上述地區需注意出行安全。

  氣溫方面,新疆北部和東部的盆地地區、內蒙古西部、華北中南部、黃淮、江淮北部等地將出現2—3天日最高氣溫35℃~38℃的高溫天氣,河北南部、山東、河南等地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39℃~41℃,需注意防暑降溫。我國其餘大部地區氣溫偏低或接近常年,較為適宜。

  端午假期南方降雨頻繁 北方高溫晴熱

  端午假期,江南中南部、華南、西南地區多降雨天氣,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請公眾密切關注天氣預報,避免在惡劣天氣條件下外出,避免在戶外強降雨等高風險區域停留。在進行戶外活動和旅行時,提前了解目的地的天氣情況,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持續降雨可能引發山洪和地質災害,特別是在山區和地質災害易發區域,請公眾聽從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安排,做好防範和避險工作。

  同時,東北地區、內蒙古東北部多陣雨或雷陣雨天氣,需注意防範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對戶外作業、電力通信設施、簡易建築物安全等的影響,做好風雹災害防禦工作,出行需注意安全。

  根據中央氣象臺的最新預報,6月8日—14日,新疆盆地地區、內蒙古中西部、陜西關中平原、華北大部、黃淮、江淮、江漢北部等地將出現大範圍高溫天氣,高溫日數有5—7天;日最高氣溫一般為35℃~38℃,其中,新疆盆地地區、河北南部、河南、山東、陜西關中平原等地的部分地區可達39℃~41℃。公眾進行戶外活動時,需注意防暑降溫,避免中暑和熱射病的發生。

  隨著暑假的來臨,旅遊度假學生和家長增多。全國各地也逐漸進入主汛期,降水量增多。提醒公眾在涉山涉水旅遊時,多關注氣象預警和預報。若遇到降雨天氣,注意避免前往容易發生山洪、泥石流的山區峽谷地段,並注意避免在雷雨天氣裏攀爬山頂或在大樹下躲避;攜帶必要的保暖衣物,特別是在山區,降雨後氣溫可能會驟降,人體容易發生失溫。

  另外,還要特別關注高溫天氣對暑期遊等戶外活動的不利影響,遊客需採取一定的措施防止曬傷,儘量減少太陽暴曬時間,及時補充水分,避免中暑和熱射病的發生。

  預計今年有6~8個颱風登陸我國

  據中國氣象局的消息,2024年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有2個颱風生成,5月26日上午,今年第1號颱風“艾雲尼”在菲律賓呂宋島上生成。西北太平洋和南海首個颱風生成日期的多年氣候平均值是3月24日,今年1號颱風生成明顯晚于常年。

  預計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有21~24個颱風生成,較常年同期偏少(常年25個),其中有6~8個登陸我國,接近常年(7個);颱風的總體強度偏強,活動路徑以西行和西北行為主,主要影響我國華南東部和華東沿海地區,可能有1~2個北上颱風登陸或嚴重影響我國東北地區。

  夏收夏種期間北方晴好乾旱 南方將有強降雨天氣過程

  目前,農業生産已進入“三夏”大忙季節,“夏收”“夏種”和“夏管”是全年農作物種植承上啟下的關鍵階段。夏收期間需要注意連陰雨、強降水和大風冰雹等不利天氣的影響。強降水可造成麥田漬澇,大風冰雹造成小麥倒伏,機收難以開展,延緩麥收進度,增大麥收難度和成本。6月上中旬,北方主産區冬小麥將進入集中機收階段,預計大部地區多晴好天氣,利於機械化收割大範圍開展;但局地強降水、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的不利影響仍不容忽視,陜西西部、甘肅中東部降水偏多,可能出現階段性陰雨天氣,需及時關注和防範。

  夏收結束後即開展夏種,需關注農田墑情。高溫少雨天氣可能導致土壤缺墑甚至出現旱情而影響夏種。目前,安徽中北部、河南大部、河北大部、山西大部、陜西中部等地淺層土壤存在輕到重度缺墑。預計6月份上述大部地區降水仍偏少、氣溫偏高,土壤缺墑將加重、旱象露頭或發展,不利於夏種及夏玉米等夏播作物出苗生長。建議適時造墑播種,並通過合理灌溉降低高溫和乾旱影響。

  目前厄爾尼諾已結束 夏季後期進入拉尼娜狀態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監測結果顯示,2023年5月開始的厄爾尼諾事件于2023年12月達到峰值,是一次中等強度事件。2024年以來,厄爾尼諾事件處於持續衰減階段,此次厄爾尼諾事件已于5月結束,預計夏季後期可能進入拉尼娜狀態。

  拉尼娜發展年的夏季,熱帶季風槽偏西偏北,颱風生成偏少,盛夏北方降水易偏多。

  此外,2024年南海夏季風于5月第6候暴發。南海夏季風暴發之後,西南暖濕水汽隨季風氣流源源不斷輸送至我國,意味著我國將全面進入主汛期。隨著夏季風的暴發和向北推進,東亞地區包括中國、朝鮮半島和日本等地自南向北陸續進入雨季。預計未來兩周華南、西南地區等地持續多雨。

  (總臺央視記者 吳薇 谷星月)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