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時政微觀察丨接連考察兩省區,總書記重點部署這項工作
2024-06-23 07:34:4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韓基韜

時政微觀察丨接連考察兩省區,總書記重點部署這項工作

  6月18日至20日,習近平總書記赴青海、寧夏兩地考察。在深入西寧的學校、宗教場所以及銀川的社區實地調研後,總書記對兩省區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發揮積極作用作出重要部署。

  《時政微觀察》梳理髮現,對於兩省區的重點工作,總書記都強調了“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這個主題——

  青海要“在推進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上取得更大進展”。

  寧夏要“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先行區”。

  總書記的重要部署,蘊含著深刻的辯證思維。

  經濟發展不應是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應是捨棄經濟發展的緣木求魚,而是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

  《時政微觀察》為你解讀。

  ——兩省區生態環境地位重要而特殊

  青海有著中國最大的鹹水湖青海湖,有長江、黃河、瀾滄江3條大河發源地的“中華水塔”三江源,有雄亙其間的祁連山脈……既是豐富的生態資源寶庫,又是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在國家發展全局中有著無可替代的戰略地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赴青海考察,兩次參加全國兩會青海代表團審議,多次談到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

  “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2016年,總書記在青海考察時指出。

  2021年,總書記在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推動堅持生態優先、推動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有機結合、相得益彰。

時政微觀察丨接連考察兩省區,總書記重點部署這項工作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青海湖二郎劍景區

  此次考察,總書記為青海的生態保護工作劃重點——

  “重中之重是把三江源這個‘中華水塔’守護好,保護生物多樣性,提升水源涵養能力。加強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打造具有國家代表性和世界影響力的自然保護地典範。”

  “典範”一詞,飽含總書記的殷切期望。

時政微觀察丨接連考察兩省區,總書記重點部署這項工作

  △寧夏是全國唯一全境屬於黃河流域的省區。

  再看寧夏。

  天下黃河富寧夏,黃河長期以來潤澤著這裡的百姓。自漢唐以來,這裡就開渠引水、開荒拓田,被譽為“塞上江南”。除了黃河這條“母親河”,寧夏還有被稱為“父親山”的賀蘭山。作為我國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線和西北重要生態安全屏障,賀蘭山守護著西北、華北生態安全。

  2020年6月在寧夏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賀蘭山東麓的黃河灘區。遠眺巍巍賀蘭山,總書記語重心長地説,生態修復要付出很大代價,但不能有絲毫含糊,必須下大氣力抓好。

時政微觀察丨接連考察兩省區,總書記重點部署這項工作

  △流經寧夏中衛沙坡頭區的黃河

  此次在寧夏考察,總書記進一步指出——

  “保護好黃河和賀蘭山、六盤山、羅山的生態環境,是寧夏謀劃改革發展的基準線,要深化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完善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和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統籌推進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生態保護修復和鹽鹼地綜合治理,讓‘塞上江南’越來越秀美。”

  ——兩省區資源稟賦獨特

  青海的察爾汗鹽湖是我國最大的鹽湖,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內陸鹽湖之一。

  2016年8月到青海考察,習近平總書記第一站就來到察爾汗鹽湖。

  “採鹽船是國産的嗎?每天採鹵多少量?”“循環經濟動能採用清潔能源嗎?”總書記沿棧道步行至鹽湖邊,察看現代化機械採鹽操作,了解鹽湖資源儲備保護、開發利用等情況。他強調,鹽湖資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資源,也是全國的戰略性資源,務必處理好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

時政微觀察丨接連考察兩省區,總書記重點部署這項工作

  △察爾汗鹽湖

  “青海承擔著維護生態安全的重大使命,産業發展必須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著力培育體現本地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産業體系。”此次考察,總書記再次強調。

  如何依託當地生態特點與優勢發展産業?總書記指明方向——

  “要有效集聚資源要素,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産業基地,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産業高地、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綠色有機農畜産品輸出地。堅持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兩手抓,廣泛應用新技術,因地制宜改造提升傳統産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培育新質生産力。”

時政微觀察丨接連考察兩省區,總書記重點部署這項工作

  △寧夏今年一季度地區生産總值增長5.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全國第一。

  對於寧夏的産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同樣作出新部署——“走特色化、差異化的産業發展路子,構建體現寧夏優勢、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化産業體系。”

  上一次到寧夏考察時,總書記頂著烈日,走進了賀蘭縣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

  該生態觀光園有不少創新做法:稻田既種稻又養魚養蟹,魚蟹反過來給稻田施肥;農民土地流轉,加上務工和入股,既是工人又是股東;遊客既可以觀光遊覽,又可以品嘗美食、購買農産品。這是一條完整的生態鏈,也是一條延長的産業鏈。

  總書記強調,推動農業轉型發展是寧夏推動高品質發展題中應有之義。寧夏要珍惜黃河水資源,注意解決好稻水矛盾,調整農業産業結構,積極發展節水型、高附加值的種養業。

時政微觀察丨接連考察兩省區,總書記重點部署這項工作

  △寧夏擁有我國首個新能源綜合示範區。

  此次考察,總書記除了要求寧夏精耕細作、持續發展“現代煤化工和新型材料産業,風電、光伏、氫能等清潔能源産業,葡萄酒、枸杞等特色産業”,還強調要促進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等。

  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有選擇地推動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習近平總書記一以貫之的理念。

  ——為了各族人民更幸福的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青海、寧夏之行的一個重要背景,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即將在下月召開。這次全會將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

  青海少數民族人口占比近50%;寧夏是我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滿族、蒙古族、壯族等多個少數民族群眾在這裡共同生活。

  從全國來看,民族地區資源富集,潛力巨大,但在發展條件、比較優勢等方面存在差異,必須全面深化改革,把資源優勢轉化為探索高品質發展的勝勢,實現追趕型跨越式發展。

時政微觀察丨接連考察兩省區,總書記重點部署這項工作

  △寧夏銀川市金鳳區長城花園社區居民在創作剪紙作品。

  在兩省區,習近平總書記都談到了要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紮實推進各族人民共同富裕。

  青海——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優化營商環境,主動對接長江經濟帶發展等重大戰略,推動綠色絲綢之路建設。”“要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多辦順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實事,紮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寧夏——“要著力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改革。”“要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事業建設,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紮實推進各族人民共同富裕。”

時政微觀察丨接連考察兩省區,總書記重點部署這項工作

  △青海果洛西寧民族中學學生操作自己組裝的機器人。

  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包括少數民族在內的全體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銀川市長城花園社區所説:“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各族群眾、家家戶戶都是我的牽掛。希望你們把家庭建設搞得更好,讓日子越過越紅火。”“我們共同奮鬥,一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時政微觀察丨接連考察兩省區,總書記重點部署這項工作

  △寧夏固原市隆德縣觀莊鄉陽洼村村民在排練扛社火。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一個民族也不能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

  習近平總書記連續考察兩省區,聚焦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釋放出黨中央推動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堅定信心和決心。

  監製丨耿志民

  製片人丨興來 寧黎黎

  執筆丨程昱

  視覺丨江雨航

  審校丨楊彩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