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珍貴月壤回地球 國際合作共探月球奧秘
2024-06-26 19:01:22來源:環球資訊廣播編輯:楊磊

  今年是中國實施探月工程20週年。6月25號下午,嫦娥六號返回器準確著陸于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工作正常,標誌著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

  今天上午,嫦娥六號返回器空運至北京

  “嫦娥”的返回之旅經歷哪些過程?攜帶的“蟾宮寶藏”又將如何處理?

  戳音頻,了解更多

  “瞄準的落點跟我們預期的落點非常接近,基本上達到最理想的狀態。不管是控制還是預報,還是我們最後的回收工作都是進展非常順利。”

  這是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彭德雲在談到嫦娥六號探測器返回情況時所説。

  當天13 時 20 分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六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此後,軌道器與返回器在距南大西洋海平面高約5000公里處正常解鎖分離,軌道器按計劃完成軌道規避機動。

  20多分鐘後,嫦娥六號返回器在距地面高度約120公里處,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高速在大西洋上空第一次進入地球大氣層,實施初次氣動減速。下降至預定高度後,返回器在印度洋上空向上跳出大氣層,到達最高點後開始滑行下降。之後,返回器再次進入大氣層,實施二次氣動減速。

珍貴月壤回地球 國際合作共探月球奧秘

嫦娥六號返回器開傘

  在降至距地面約20公里高度時,返回器轉入開傘姿態。約10公里高度時,返回器打開降落傘,完成最後減速並保持姿態穩定,隨後準確在預定區域平穩著陸。負責搜索回收任務的發射場與回收系統技術人員,根據北京中心通報的落點位置信息,規劃行動路徑,開展返回器搜索,及時發現目標,確認返回器狀態正常,有序開展回收工作。

  國家航天局局長、嫦娥六號任務指揮部總指揮長張克儉宣佈,根據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報告,嫦娥六號返回器已經著陸于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現在我宣佈,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自5月3日發射入軌以來,嫦娥六號探測器經歷了53天的探月之旅,成功攜帶珍貴的月背土壤重返地球。

  接下來,如何處理月背的“寶藏”?

  嫦娥六號任務副總設計師王瓊告訴記者,月球樣品進入月球樣品實驗室之後,首先要在充氮的環境裏邊把樣品容器進行解封,取出樣品並進行鑽取樣和表取樣的分樣。“有一部分樣品要進行永久的存儲,還有一部分樣品要進行異地容災備份存儲。最後,我們還會對一部分樣品進行製備,用來製備科學研究樣品和工藝樣品。”

  對於此次月背採樣的具體重量,目前尚未得知。不過,王瓊表示,在進行樣品的製備和處理後,月球科研樣品將面向國際開放申請,歡迎各國科學家共同研究,共享成果。

  當前,我國月球探測四期工程穩步推進:嫦娥四號于2018年12月發射;嫦娥六號成功實現世界首次月背採樣返回;嫦娥七號計劃2026年前後執行發射,準備在月球南極著陸,主要任務是開展飛躍探測,爭取能找到水;嫦娥八號準備在2028年前後實施發射。

  王瓊表示,將來在後續的任務裏面,“我們會進一步的加大開放合作的力度,開放更多的資源,向國際夥伴提供搭載合作的機會。相信我們合作的國家會越來越多,深度會越來越深。”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