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國際銳評】夏季達沃斯 他們熱議“中國新機遇”
2024-06-27 13:26:0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中國政府強調‘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加上各項宏觀政策持續顯效,使我們對經濟增長的路徑、目標信心更充足。”26日,出席第十五屆夏季達沃斯論壇的德勤中國副首席執行官劉明華對《國際銳評》這樣説。

  25日至27日在中國大連舉行的夏季達沃斯論壇,吸引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700多名政商學界人士參加,規模、場次、嘉賓數量均創新高。很多與會嘉賓都感慨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動力強勁,吸引各國企業持續深耕中國市場。

  當前,世界正處於百年變局。一方面,地緣衝突和貿易摩擦等全球性挑戰日益增多,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另一方面,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給世界經濟步入新一輪上行期帶來希望。在這樣的背景下,論壇以“未來增長的新前沿”為主題,共同探尋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新路徑,不僅有很強的針對性,也反映出人們以團結協作尋求新發展機遇的積極意願。

  作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等新興經濟體正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何克服困難、把握機遇,開闢未來經濟發展的新藍海?中方提出四點倡議,呼籲深化科技交流合作、厚植綠色發展底色、維護開放市場環境、促進包容普惠發展,從而給出了一份“中國方案”。

  在與會者看來,這些代表著創新、綠色、開放、共享的理念,順應了各方攜手打造新發展空間的訴求,也有助於突破個別國家構築的“小院高墻”,符合經濟規律和全球發展大勢。

  實現經濟增長,除了有好的發展理念,還需要切切實實的動力。“中國有著超大規模市場”“中國不斷擴大高水準開放”“中國具有産業體系、人才和創新優勢”……論壇期間,多位與會者指出,中國經濟增長為自身發展打開一片新天地,也給世界經濟注入持久動力。

  “我們在華發展40多年,可以説是中國營商環境不斷提升的參與者、見證者,更是受益者。”出席論壇的日本歐力士集團大中華區董事長劉國平告訴《國際銳評》,儘管國際環境紛繁複雜,中國以高品質發展、高水準開放,為全球經濟穩定發展注入更多確定性,也為他們這些外國投資者深耕中國、贏得未來提供了更大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在幾天的熱烈研討中,與會嘉賓都提到一個關鍵詞:創新。人們意識到,以人工智能、生物技術、綠色能源等為代表的技術突破,將創造出新賽道新業態。這其中,中國憑藉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抓住了全球科技革命、綠色發展的機遇。

  中國動力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論壇上提到,近年來,他們在創新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僅去年一年研發電池就投入近200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憑藉領先的電池回收技術,該公司的鋰回收率達到了92%,“這意味著我們能夠有效保護自然環境,為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德勤中國副首席執行官劉明華也向《國際銳評》談到,隨著中國推動清潔能源技術發展與應用,不僅減少了自身碳排放,還能夠為各國提供寶貴經驗,幫助其他國家實現能源轉型;另一方面,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應用市場大、場景多,未來可以在相關研發、應用和倫理標準制定方面發揮引領作用,促進全球人工智能技術健康發展和應用。

  他們的感受並非個例。數據顯示,世界經濟論壇公佈的最新一批全球153座“燈塔工廠”中,有62家是中國企業,其中包含光伏、新能源汽車等高科技企業。中國是全世界“燈塔工廠”最多的國家。中國官方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5月,中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1764家,同比增長17.4%。此外,近期多家國際組織和機構紛紛調高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期。這些都充分體現出全球各界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

  “中國是世界創新中心,想打造全球化公司的企業家都不應錯過這裡的發展機遇。”這個夏天,印度企業家蘇哈斯·格皮納斯的話,説出了很多跨國公司高管的心聲。可以預見,隨著中國式現代化的不斷推進,還會有更多人感受到中國的新發展,分享到中國的新機遇。(國際銳評評論員)

標簽:國際銳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