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跡象表明,美國企業和消費者正承受著美國新關稅的衝擊,這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説法相矛盾,並使美聯儲抗擊通脹變得更加複雜。”
路透社近日的一篇報道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曾預言,外國將為其“保護主義政策”買單——他賭別國出口商為了在美國消費市場站穩腳跟,寧願自行消化這部分成本。
然而學術研究、市場調查和企業評論都表明,在特朗普政府新貿易政策實施的頭幾個月,美國企業承擔了貿易費用,並將部分費用轉嫁給美國消費者,而且商品價格可能會進一步上漲。
路透社網站報道截圖
誰在承擔關稅?
報道指出,哈佛大學教授阿爾貝托·卡瓦洛和其他兩名研究人員持續追蹤了美國主要線上及線下零售商超過30萬種商品的價格變動,涵蓋從地毯到咖啡等各類商品。
他們發現,自美國政府3月初開始徵收關稅以來,進口商品價格上漲了4%,而美國國內産品價格上漲了2%。其中,進口增幅最大的是美國國內無法生産的商品,比如咖啡。或來自土耳其等受到嚴重關稅“懲罰”國家的商品。
路透社網站報道截圖。哈佛大學教授阿爾貝托·卡瓦洛和研究人員的追蹤發現,自美國政府3月初開始徵收關稅以來,進口商品價格上漲了4%,而其國內産品的價格上漲了2%。
報道説,不包括關稅的美國進口價格指數顯示,外國出口商一直在提高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價格,並將美元兌其貨幣貶值的部分損失轉嫁給美國買家。
關稅全面影響尚未顯現
報道指出,適應美國關稅政策的過程仍在持續——這套尚不完備的徵稅體系已將平均進口稅率從約2%推升至預估17%。而且,這一情況還將延續數月。
路透社追蹤數據顯示,自特朗普政府發起貿易攻勢以來,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約72%的公司表示價格上漲。
路透社網站報道截圖
報道認為,這一切都為美國通脹上升埋下了伏筆。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的一項“粗略估算”預測,關稅將使核心通脹率上升75個基點。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估計,如果不開徵關稅,未來一年的通脹率將比現在低1個百分點。
關稅衝擊全球貿易
報道還指出,隨著美國消費者難以承受持續上漲的物價,全球其他國家對美出口需求或將放緩。標普全球對全球企業採購經理人的調查顯示,自6月以來新出口訂單正以加速態勢萎縮。
最新數據顯示,歐盟7月份對美國的出口較上年同期下降4.4%,而歐盟經濟引擎德國8月份對美國的出口則下降了20.1%。
路透社網站報道截圖。圖表顯示出近期德國對美國出口的變化。
報道還援引荷蘭銀行的預測指出,未來兩年歐盟對美國的商品出口將減少17%,導致歐盟GDP增長損失30個基點。
世界貿易組織也將其對明年全球商品貿易額增長的預測大幅下調至僅0.5%,理由是美國關稅的延遲影響。德國智庫基爾研究所追蹤的美國出貨量數據也顯示出明顯的下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