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專稿:“十四五”規劃收官在即,“十五五”征程即將開啟,全球目光聚焦北京。近日,多家海外主流媒體發文回顧中國“十四五”時期非凡成就,稱讚五年規劃不僅加速了中國經濟崛起與科技騰飛,更對全球經濟格局産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國際社會普遍期待在全球不確定性上升的當下,中國“十五五”規劃能夠再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截圖
英國廣播公司BBC刊發評論文章指出,中國的五年規劃影響並改變世界。文章寫道,中國的“十四五”規劃聚焦高品質發展,讓中國躋身全球尖端科技前沿。短視頻平臺抖音、通信巨頭華為、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等成功案例,都是中國本世紀科技騰飛的生動縮影。本屆四中全會將決定中國下一個五年規劃的框架基礎,指引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2026年至2030年間的發展方向。這一決定或將對世界産生深遠影響,重塑全球經濟。

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報道截圖
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話表示,此次中國共産黨二十屆四中全會正值全球動蕩且不穩定的背景之下舉行,會議討論的內容至關重要,五年規劃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向與目標設定具有重要意義。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結構日趨成熟,預計中國將錨定5%至6%的年度增長目標,這一增速穩健且合理。此外,中國預計將深化在綠色能源領域的領導地位,包括太陽能、風能和電動汽車産業。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勢必會抓住時機,順應時代潮流,深化科技自立自強,促進國內消費,並進一步加強與全球南方國家的合作。世界普遍期待中國進一步強化在人工智能、網絡空間、水下和太空等全領域的安全保障能力建設。
新加坡亞洲新聞臺CNA的報道回顧“十四五”規劃,並對“十五五”規劃內容作出展望。報道稱,中國“十四五”規劃史無前例地沒有設定具體增長目標,然而過去五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速或達5.4%,此番成就實屬不易。亞洲新聞臺細數“十四五”成就:超額完成城市化目標,城鎮化率超過67%;研發經費投入佔GDP比重達到2.68%;半導體産業成為亮點,實現7納米晶片量産的里程碑式突破;國産大型客機C919投入運營;國産汽車比亞迪産銷量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而在數字基礎設施方面,中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5G網絡。在電動汽車的普及程度上,中國已經進入了全球第一梯隊。在人工智能領域,DeepSeek的出現更極大地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
報道預測,未來“十五五”規劃的關鍵目標將聚焦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尤其是在硬體領域,如晶片、機器人、機械設備以及整個供應鏈層面,同時還將刺激國內消費,推動構建更健康的市場環境,擴展全球合作,致力於打造更加開放、友好的國際環境,幫助中國企業更好地參與全球市場。
報道最後強調,“十五五”規劃將引領中國邁向2030年,為到2035年實現“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準”的目標奠定基礎。與此同時,中國在經濟發展、綠色能源與科技創新等方面的規劃決策,都將對全球供應鏈與市場産生深遠影響。(胡曉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