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迪亞·赫爾米是埃及貝尼蘇韋夫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也是一名中國問題專家。近日,她在歐洲《現代外交》上連續撰文闡釋她對中國“十五五”規劃建議的看法。她認為,中國的“十五五”規劃建議為全球南方國家的發展提供了動力與機遇。與此同時,她認為,中國“十五五”規劃建議有著顯著的亮點。

《現代外交》網站報道截圖
文章説,中國的開放戰略將鼓勵、增加與全球南方國家的貿易和投資,為商品提供新市場,併為吸引資本創造機會,這將有助於實現全球南方國家經濟的現代化。文章認為,中國廣泛的貿易和大量的對外投資有助於提振全球需求,刺激世界經濟增長。在全球經濟動蕩的環境下,中國的開放為全球的經濟增長和穩定提供了源泉。中國對 5G 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投資,為全球創新做出了貢獻。另外,中國希望通過鼓勵在技術和創新等領域展開闔作,與國際社會應對共同挑戰。
文章指出,中國的“十五五”規劃建議聚焦發展“新質生産力”,強調科技創新,並致力於到2035年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該規劃建議及其預期成果契合“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中國致力於與包括發展中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開展互利合作。這些努力,特別是與全球南方國家在人工智能、糧食安全、能源和數字化轉型等領域的合作,為構建更具韌性和可持續發展的共同體提供了契機,從而更好地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實現互利共贏。

《現代外交》網站報道截圖
此外,納迪亞•赫爾米還在另一篇文章中稱“十五五”規劃建議有著顯著的亮點。她寫道,中國“十五五”規劃建議的關鍵優勢在於其注重高品質發展,特別是通過建立嚴格的監測機制和運用先進技術,實現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等嚴格的氣候目標。

《現代外交》網站報道截圖
納迪亞•赫爾米認為,與以往的五年規劃相比,“十五五”規劃建議側重於品質、創新和可持續發展,而不是僅僅提高生産力。文章列舉了她認為的“十五五”規劃建議的一些特點:系統地整合了軍事和民用領域的科技創新,全面提升國家能力;引入監測和管理碳排放的新機制;繼續加大對研發和創新的投入;幫助縮小不同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從而實現均衡發展;為碳交易、碳抵消和碳資産管理服務等領域的投資者開闢新前景,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來源:總臺環球資訊
編譯、圖文:楊卓英
簽審:遊佳
監製:鄒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