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問題專家指出,高市早苗的涉臺謬論暴露日本右翼勢力極其錯誤、極為危險的歷史觀、秩序觀和戰略觀,國際社會特別是亞洲國家必須對日本的戰略走向高度警惕。
警惕日本右翼勢力妄圖突破和平憲法束縛的危險企圖
近年來,日本政策出現諸多重大消極走向。例如,日本大幅調整安保政策,逐年增加防衛預算,放寬武器出口限制,謀求發展進攻性武器,在強軍擴武的錯誤道路上狂飆猛進。儘管自我標榜是“和平國家”,宣揚建立無核武器世界,但高市政權對“無核三原則”表態模糊,語焉不詳,暗示有可能放棄,日本高官甚至聲稱不排除引進核潛艇。
專家分析指出,日本右翼勢力妄圖突破和平憲法束縛、謀求“軍事大國”地位的危險企圖令人警惕。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蘇曉暉表示,“無核三原則”是長期以來日本關於核武器的基本政策,是不能觸碰的禁區,即使多次有保守派試圖進行突破,結果都是屢屢碰壁。比如在2006年,當時安倍政府時期,時任外務大臣的麻生太郎曾經提出,不排除日本是否應該擁有核武器的討論,他強調的是“討論”,同時稱不會改變“無核三原則”,即使是這樣,被認為已經觸及日本政治和軍事的禁區,立刻引起軒然大波。多年來,日本的保守力量當然沒有死心,仍然有幻想。日本首相此番錯誤言論,它的實質是日本多年來保守力量的發展右傾化,以及試圖擺脫戰後秩序的束縛。日本一直把戰後體制進行重新定義,而在保守派的語境當中已經把戰後體制變為對日本的戰後束縛,而這恰恰反映出的是日本軍國主義有死灰複燃的風險。
高市謬論對中日關係構成衝擊
人文交流首當其衝
高市涉臺謬論嚴重破壞中日關係政治基礎,也嚴重傷害中國人民感情。中方多部門近期紛紛發出提醒。外交部、中國駐日本使領館、文化和旅遊部鄭重提醒中國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教育部也發出留學預警,建議中國公民謹慎規劃赴日留學安排。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蘇曉暉表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發表涉臺錯誤言論之後,中方立刻作出反應,既表達嚴正立場,同樣也有行動的跟進。正是因為高市的錯誤言論,對中日關係構成衝擊,中日人文交流首當其衝。當涉及中國公民在日人身安全的問題,中國説得很清楚,當高市早苗發出錯誤言論之後,首先日本國內右翼勢力興風作浪、推波助瀾,加之此前安全問題尚未完全解決,對於中國公民的人身安全,中國政府必須負責任。同時,中日之間的人文交流需要雙方之間營造和諧的氛圍,當雙方政治基礎較為牢固、相互釋放善意的時候,必然會促進人文交流。但是現在日本首相單方面破壞中日關係,甚至已經動搖了中日關係政治基礎的時候,對於中國民眾來説,赴日的信心以及意願都會受到影響。
製片人丨孫岩峰 章林
主編丨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