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甘肅:高舉偉大旗幟 凝聚奮進力量——2022年全省宣傳思想工作綜述
2023-01-11 09:56:35來源:甘肅日報編輯:王奇英責編:尹紅燕

  原標題:高舉偉大旗幟 凝聚奮進力量——2022年全省宣傳思想工作綜述

  宣傳思想工作作為我們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自黨成立起就肩負著神聖職責與光榮使命。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

  2022年,極不平凡;2022年,意義非凡。

  這一年,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高舉旗幟、凝聚力量、團結奮進,在黨和人民的奮鬥歷程中寫下歷史性的一頁。

  這一年,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甘肅省宣傳思想戰線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緊圍繞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這條主線,忠實履行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切實把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體現到宣傳思想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奮力書寫了嶄新的時代華章。

  這一年,隴原大地主旋律更加響亮、正能量更加強勁,不斷激勵著各族人民以新的精神狀態和奮鬥姿態,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肅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凝聚思想偉力 築牢理論根基

  新時代,中國共産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集中體現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抓牢“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深入研學《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等理論著作,不斷把學習宣傳貫徹引向深入。

  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後,甘肅省宣傳思想戰線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及必須擔負起的重大政治責任,精心組織開展集中宣講,深入開展理論研究闡釋,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讓黨的二十大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

  “要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的重大意義和主要成果。”

  “要深刻領會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

  ……

  按照黨中央統一部署,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宣講團報告會2022年11月8日在蘭州舉行,中央宣講團成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張來明作專題宣講報告。

  緊接著,省委常委帶頭深入機關、高校、企業、社區、鎮村一線等基層單位,與廣大幹部群眾座談交流學習體會,並對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提出明確要求,動員廣大幹部群眾為實現黨的二十大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團結奮鬥。

  省委宣講團成員分赴甘肅省各地,深入企業、農村、機關、校園、社區,與基層群眾面對面互動交流。

  一時間,在企業、在農村、在機關、在校園、在社區……一場場入腦入心、高品質的宣講陸續開展——

  在河西走廊,“背包客”宣傳小分隊將時代強音送到基層;

  在甘南草原,“女子馬背宣講隊”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在隴中鄉村,“板凳會”上幹群共話幸福美好未來;

  ……

  甘肅省各級各部門不斷創新方式方法,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看得到的事實、信得過的典型、記得住的案例,讓宣講更有時代感、畫面感、代入感。

  每一場報告,都滋潤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的心田;每一次宣講,都將黨的二十大繪就的藍圖根植於人們的思想深處。

  一年來,甘肅省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等宣講57萬場(次)、受眾1206萬人次。

  同時,用心用情做好“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專欄報道,建好用好“學習強國”甘肅學習平臺,推出理論微宣講、系列微課等一批融媒體産品;進一步深化理論研究闡釋,2022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129項、結項87項,連續4年保持增長。

  壯大主流輿論 奏響時代強音

  融媒體時代,主流媒體如何凝心鑄魂、奏響時代強音?

  一年來,甘肅省宣傳思想戰線緊緊圍繞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思想輿論環境,堅持層層遞進、貫穿全年,週密部署、紮實推進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工作。

  會前,組織開展“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等一系列重大主題宣傳,舉辦“中國這十年·甘肅”新聞發佈會,辦好“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甘肅單元展覽,全方位、全景式展現新時代10年甘肅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有力振奮了全省人民精氣神。

  會中會後,迅速開設“奮進新征程 創造新偉業”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開展“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記者在一線”“黨組織書記談落實”“二十大代表在基層”等多個專題報道,大密度、高頻次宣傳解讀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省貫徹落實的實際行動。

  2022年9月27日,“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隆重開幕。作為主題成就展地方展區之一的甘肅單元,是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新時代10年甘肅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輝煌成就的重要窗口。

  展覽期間,甘肅單元受到眾多媒體高度關注,有力提升了甘肅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其中,央視《焦點訪談》以甘肅單元“我在敦煌畫壁畫”項目為代表,反映10年來我國文化建設方面取得的成就。

  一年來,甘肅省宣傳思想戰線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統籌北京冬奧會、全國兩會、省第十四次黨代會、蘭洽會、省委十四屆二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等重大會議活動宣傳,統籌各類媒體平臺保持輿論強勢,推出一大批有亮點、有特色、有分量的新聞報道、評論言論、理論文章、融媒體産品,形成強大宣傳聲勢。

  2022年12月28日、29日,中國共産黨甘肅省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相繼在蘭州召開。

  省屬主要新聞媒體充分發揮評論理論優勢,精心組織刊發一系列重頭評論理論文章,為會議勝利召開營造良好思想輿論氛圍,準確報道了甘肅省經濟穩步向好、穩中提質的良好態勢,引導穩定社會預期、提振發展信心。

  事非經過不知難。回首過去近3年時間,我們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歷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

  歷史的長河往往寂靜無言,回首時更能體會它的波瀾壯闊。僅2022年,甘肅省宣傳思想戰線深入宣傳解讀防控政策、科普知識等,各級媒體刊播涉疫稿件25.1萬餘篇(條)、點擊量6.5億次,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營造積極輿論氛圍。

  2022年12月31日,甘肅省新冠病毒感染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發出《致全省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的慰問信》,號召大家一起努力,接續奮鬥、保持熱愛,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讓信心凝聚力量,讓希望怒放光芒,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這一年,甘肅省廣泛開展“強國復興有我”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打造42部禮讚黨的二十大文藝作品,大力唱響新時代頌歌,鞏固了萬眾一心、團結奮鬥的生動局面。

  這一年,甘肅國際傳播中心正式揭牌,“大美中國 如意甘肅”民族文化海外主題展覽在奧地利維也納成功舉行,《從貧困到富饒 甘肅美麗鄉村蛻變記》等一批精品外文圖書正式出版……跨越語言之礙與空間之隔,隴原大地上的生動故事正在更多地被世界看見。

  注重培根鑄魂 弘揚主流價值

  2022年11月11日,天水市逸夫實驗中學的直播間裏熱鬧非凡,來自該市的800多名初中思政課教師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雲端碰撞,對新理念、新提法、新要求賦予課堂的豐富素材深入研討、解析。

  從當天起,天水市820多所中小學校5200余名思政課教師陸續開啟同類型集體備課,在頭腦風暴中探究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新路徑,努力催生新成果……

  思政課的價值在於培根鑄魂。

  從建設“大課堂”、搭建“大平臺”、建好“大師資”入手,甘肅省持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和改革創新,制定“大思政課”建設實施方案,配齊配強高校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隊伍,深入開展大中小學校師徒結合、集體備課、示範巡講等活動,引導學生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在蘭州大學藝術學院的一堂思政課上,學生們發揮專業特長,小提琴、二胡、鋼琴齊上陣,以一首《我和我的祖國》歌曲“快閃”讓課堂“升溫”。

  “那是我第一次和大家以合作表演節目的形式向祖國母親真情告白。”藝術學院2019級本科生劉學英就這樣愛上了思政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凝聚人心、匯聚民力的強大力量。

  一年來,甘肅省堅持用主流價值培育道德風尚、弘揚時代新風、滋養精神家園,在全社會樹立起崇德向善、共建文明的鮮明導向。

  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深化“四史”宣傳教育,常態化開展讀書學史、基層宣講、致敬革命先烈等活動,引導全社會更加知史愛黨、知史愛國。

  建成運行“文明甘肅雲展館”,打造網絡文明素質教育基地21個,培育選樹道德模範等重大典型62人,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省級技術平臺,全覆蓋建成縣鄉村文明實踐中心86個、站1356個、所17195個。

  堅定文化自信 推動繁榮發展

  從千年敦煌古韻,到數百年嘉峪雄關,從革命年代的鐵血西征,到改革大潮中的“《讀者》現象”,甘肅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承創新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年來,甘肅省錨定文化強省建設目標,集中優勢資源進行重點攻關,不斷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持續推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2022年12月8日,全球首個基於區塊鏈的數字文化遺産開放共享平臺“數字敦煌開放素材庫”正式上線——6500余份來自敦煌莫高窟等石窟遺址及敦煌藏經洞文獻的高清數字資源檔案通過素材庫向全球開放,實現傳統文化、數字技術和廣大公眾的互聯互通,讓敦煌文物數字化成果廣泛惠及社會。

  2022年7月30日,大型經典舞劇《絲路花雨》通過新甘肅客戶端視頻號進行全球首播,打造了“新興媒體+經典藝術”的文藝傳播新樣態。

  一年來,甘肅省依託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武威唐代吐谷渾王族墓葬群考古項目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慶陽南佐遺址考古項目取得重大成果,建成全國首個文物保護領域多場耦合實驗室,實施重點石窟數字化保護項目20多項;重點加強敦煌文化保護和研究,敦煌研究院建設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的典範、敦煌學研究的高地等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一年來,甘肅省實施隴原文藝高峰攀登工程,策劃6類題材53部重點作品,拍攝完成電視劇《紅果果 金擔擔》、紀錄片《文明的交響——莫高窟》、歌劇《呼兒嘿喲》,創作紀錄片《黃河之濱也很美》、電視劇《英雄的旗幟》等。

  2022年,披著清涼綠色、露著白白的牙齒憨笑、踩著一隻“憤怒的小鳥”……甘肅省博物館的“綠馬”徹底火了。以國家旅遊標誌——東漢銅奔馬為設計原型,將文物擬人化,加入有趣的性格特徵,由甘肅省博物館文創中心推出的文創産品“馬踏飛燕”成為當年“頂流”——線上,動輒數十萬點讚、轉發;線下,甘肅省博物館門口排起長隊,只為一睹“綠馬”芳容。

  2022年,甘肅省進一步強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深化“三館”免費開放,改造提升陳列展覽、新推臨展180多個、服務2100多萬人次;建成隴上飛躍數字文化服務平臺,深入推進智慧廣電鄉村工程放映農村公益電影19.8萬場次;廣泛開展文化進萬家和“三下鄉”“春綠隴原”等惠民活動,惠及6000萬人次。

  源於人民、為了人民、屬於人民,是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立場。

  “關鍵還是黨的政策好。”清水縣松樹鎮邵灣村村民邵愛國説,這幾年村裏建起了文化廣場、農家書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還配備了投影儀、攝像機、各類樂器、音響等設備。有了這些設備,村民可以在農閒季節或傳統節日期間自發表演群眾喜聞樂見的傳統節目,還能將黨的惠民政策、農村實用生産知識通過快板、小品等節目傳遞給村民。

  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是夯實黨執政的社會基礎、群眾基礎,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數變成事業發展最大增量的戰略抉擇。

  2022年,甘肅省持續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完成全省“一張網”省級技術平臺迭代升級,13個市(州)和蘭州新區成立融媒體中心;建立縣級融媒體中心傳播力榜單機制,全省縣級融媒體中心客戶端下載量突破460萬,累計閱讀量達6.9億;縣級融媒體中心不斷深化內容生産改革,推出一批優質融媒産品,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進一步提升。

  征途不已,奮鬥不止。當2023年的陽光普照大地,我們已意氣風發,走上新的趕考之路。

  甘肅省宣傳思想戰線將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篤行不怠、勇毅前行,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宣傳思想工作高品質發展取得新成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肅提供有力思想支撐、凝聚強大精神力量。(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金鑫)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