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甘肅省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為民實事圓滿完成
2023-01-13 10:34:15來源:甘肅日報編輯:王奇英責編:尹紅燕

  原標題:【凝聚奮進偉力 譜寫隴原新篇 喜迎2023年省兩會】 【回眸2022】 住“暖心房” 圓“安居夢”——全省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為民實事圓滿完成

  “以前住在山上,生活很不方便,遇到下雨天,覺都睡不好。”天水市秦州區華岐鎮白宋村村民宋來祥説,“現在搬到山下的安置點,出行便利,住得也安心。”

  宋來祥一家原先居住的白宋村,山體土質鬆軟,群眾民房老舊,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去年,當地實施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項目,組織符合條件的群眾搬遷到新建的集中安置點,讓多年受地質災害困擾的村民圓了“安居夢”。

  甘肅省生態環境脆弱,地理條件複雜,地質災害高發易發。2022年,甘肅省堅持在高品質發展中保障改善民生,對涉及甘南、隴南、臨夏、平涼、天水、金昌、慶陽、定西、白銀等市州部分受地質災害威脅嚴重的4400戶群眾實施避險搬遷工作,並將該工程列為省委省政府十件為民實事之一。

  2022年年初,甘肅省成立工作專班,出臺《關於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的實施方案》,並組織各地鄉鎮工作人員進村入戶宣傳動員,開展摸底調查。按照“省級統籌、市負總責、縣區落實”原則,省自然資源廳充分發揮領導小組辦公室作用,會同各級各方全力協作,統籌安排資金,對照任務清單,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快地質災害危險區內群眾避險搬遷。

  面對疫情影響和財政壓力,甘肅省上下頻道不換、靶心不偏、力度不減,明確“用於民生的支出只增不降,為群眾辦實事只增不減”,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置點建設,不斷加大人力物力財力投入,保質保量完成為民實事年度搬遷任務。

  為了減少地災搬遷群眾的後顧之憂,甘肅將為民實事地災搬遷納入甘肅省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範圍,參照“10+5+‘N’”補助標準執行,即對每戶搬遷群眾補助10萬元,每戶財政貼息貸款不超過5萬元,貸款利率不高於貸款基礎利率,同時完善抵押擔保並建立風險補償機制,省、市、縣財政按8:1:1的比例貼息五年。

  “從看設計圖到搬遷入住,只用了10個月時間。這種鋼架結構的住宅,建起來快,住起來也更安全。”天祝縣祁連鎮祁連村村民鄧發斌説,裝修的時候,城裏的五六家裝修公司拿著設計圖來家裏任由他挑選,傢具商開車接他去武威市裏選購傢具,“住上好房子,腰桿都直了。”鄧發斌高興地説。

  改善生活條件,還要高品質發展。甘肅省把地質災害搬遷與生態移民、鄉村建設與新型城鎮化、土地整治等有機結合起來,根據安置規模統籌考慮交通道路、水電氣暖等基礎設施,同步配套學校、醫院、托幼等公共服務設施,讓搬遷群眾出行更便捷、居住更安全、生活更便利。

  新年伊始,位於蘭州新區的新康村裏可謂“雙喜臨門”。35戶避險搬遷群眾領取不動産權證書,1600余戶居民通上天然氣。

  去年年底,2022年第八批舟曲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群眾入住蘭州新區新康村。搬遷入住現場,蘭州新區自然資源局設立不動産登記便民服務點,已入住的35戶避險搬遷群眾現場領取了不動産權證書。

  蘭州新區作為甘肅省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作主要承接地,盡全力保障了舟曲縣2257戶地災搬遷群眾順利入住。甘南州舟曲縣2257戶、隴南市宕昌縣和禮縣共500戶、臨夏州東鄉縣500戶……截至目前,甘肅省為民實事地質災害避險搬遷4400戶已全部搬遷安置,完成率100%。

  讓群眾享受到搬遷的“紅利”,搬出大山、住進新房,甘肅用扎紮實實的工作,書寫了最生動、最真實的民生答卷。(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洪文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