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老外在寧夏     |     數説寧夏     |      寧夏優品
寧夏中衛:春天裏的“鄉村故事”
2023-04-06 10:35:1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郭建國責編:蔣碩

  近日,沙坡頭區常樂鎮樂臺村村民拓兆滿夫婦帶著工人早早來到田間補種西瓜苗。

  從七八畝到四十多畝,拓兆滿種瓜越種越“上頭”,腰包越來越鼓。拓兆滿説:“黨和國家的政策這麼好,只要踏實肯幹,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

  距離拓兆滿家不到200米處,村民陳懷武的田間也很熱鬧。拖拉機加挂覆膜機歡快地在田間來回奔走,8名雇工忙碌地下苗、種苗、覆膜……今年54歲的王麗花和其他幾人都是周邊的村民,每年這個時候是大家累並快樂的“美好時光”,兩三個月就能掙六七千元。

  經果林和西瓜是樂臺村的兩大支柱性産業,也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目前,全村僅西瓜種植面積就有4000多畝。拓兆滿和陳懷武表示,如果風調雨順、市場行情好,1畝西瓜能掙五六千元。

  在常樂鎮康樂村,村民周世凱一家正忙著收拾新房。康樂村是中衛最大的移民村之一,周世凱一家從海原縣蒿川鄉移民過來後,這些年在黨和國家一系列惠民政策下,生活一年一個樣。

  “房子是2022年蓋的,今年我的心願就是儘早把房子裝修好搬進去。”今年31歲的周世凱幹活不惜力,揮動著鐵鍬濕透了背心。

  務工、跑運輸、養殖業是康樂村的三大支柱性産業。周世凱笑著説:“年輕小夥子和五六十歲的人都是增收路上的主力軍。春天沒閒人,大家不是忙著掙錢,就是在掙錢的路上。”

  看著周世凱家的大新房,一墻之隔的鄰居馬應鵬羨慕不已。開春後,他就迫不及待雇來七八名工匠在院子裏“折騰”起來。

  馬應鵬和周世凱家的收入主要是務工,每年從開春至封凍,除了上學的孩子,其他人或遠或近,都在為過上更美好的生活添磚加瓦。

  這兩年,康樂村的村容村貌在農村環境整治的浪潮中大變樣,周世凱和馬應鵬家的老房子又小又舊,既影響村容村貌又趕不上生活需要。馬應鵬説:“條件允許了,人也就有底氣了,開春就想著趕快蓋幾間新房,不要影響我們村的形象。”

  海原縣三河鎮團莊村是全鎮種植蔬菜較多的村之一,村民開有龍和妻子開春後就忙著沒消停。最近又是整田又是平地,搶時間、趕進度,種芹菜。

  在三河鎮遼坡村,村民楊梅是鄉親們眼中的“名人”“能人”。她流轉了100畝地,已經全部種上了芹菜,最近帶著村裏閒散在家的50名婦女給周邊村的鄉親種菜掙錢,一人一天能掙300元左右,開春以來僅靠種菜每人可收入近萬元。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激活了“一池春水”,讓中衛這片沃土再次充盈著希望、幸福與活力。

  一年之計在於春。在鄉村振興路上,一個個“鄉村故事”正描繪著百姓富、生態美的鄉村發展新圖景。(中衛市委宣傳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