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護,是“國之大事”,關乎國家糧食安全,與每個人息息相關。
近日,浙江省自然資源廳發佈通知,出臺最嚴格耕地保護的二十條新政,並提出了今後力爭耕地違法行為零新增的目標。
根據國土三調的數據顯示,我國耕地面積為19.18億畝,其中浙江1935.70萬畝,在這個擁有6000多萬人口的經濟大省,耕地資源是多麼寶貴。
在耕地上挖魚塘、搞堆場、建房……這些破壞耕地的事,都是不允許的。但是,這樣的事總有發生。
耕地上的違法行為,到底該如何杜絕?
為了力爭實現耕地違法行為零新增,這次,浙江率先在全國打出了一套組合拳。層層壓緊壓實黨政主體責任,簽訂省市縣鄉四級黨委、政府糧食安全和耕地保護“軍令狀”。“軍令狀”的內容將現狀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的保護任務,落實到具體圖斑、地塊,帶數量、帶品質、帶位置;並以年度為單位,進行嚴格考核、一票否決和終身追責。
同時,在全省範圍內,構建了“5+1”田長責任體系,包含6萬多名省、市、縣、鄉、村五級田長和村級巡查員,真正做到“人田對應”,責任地塊數量、位置都要立牌公示,切實將耕地保護責任落實到村、到人。田長、巡查員巡田要到位,尤其是一些監控盲區要特別關注,一旦發現問題,要立即制止、及時上報、確保整改。
保護耕地,除了人防,還有技防。
全省的“耕地智保”系統,現在共安裝有1.4萬個高位攝像頭,覆蓋了全省80%的耕地,一旦出現違法佔用耕地行為,攝像頭能夠智慧識別併發送信息給巡查員。
今後,設備的覆蓋率和準確率將不斷迭代升級,並與“天巡地查”“浙農田”等場景對接融合。通過季度衛星遙感、月度無人機巡查和每日鐵塔探頭監測,來織密耕地保護的天羅地網。
如果一旦違法行為突破零新增這個底線,浙江省自然資源廳的處罰力度,也是空前的。
比如,一旦有地方出現違法違規佔用耕地從事非農建設的,將先凍結所在縣(市、區)補充耕地指標。這項指標一旦凍結,意味著當地佔用耕地的建設項目將被叫停。
地方上有存在新增違法佔用耕地行為,而沒有及時消除違法狀態的,省裏將不予安排跨省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結余指標;如果有納入國家保障範圍的重大項目涉及違法用地的,所在地須自行落實50%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
這次,浙江還將耕地保護省級補償資金與耕地保護績效掛鉤,對年度存在違法佔用耕地且未按要求及時整改恢復原狀的,實行“一票否決”,不予安排資金。
簽訂軍令狀,人防+技防,出行違法行為,就不給建設用地指標和耕地保護補償資金……
剛剛出臺的系列組合拳説明,今年,浙江已將耕地保護的“天羅地網”織得更密,全力打造最嚴格的耕地保護體制機制創新省。(記者 施雯)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