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隴南成縣:山野菜變成致富“黃金芽”
2023-05-26 11:27:55來源:甘肅日報編輯:王奇英責編:尹紅燕

  原標題:成縣:山野菜變成致富“黃金芽”

【隴南】隴南成縣:山野菜變成致富“黃金芽”_fororder_1

當地群眾採摘大棚雞娃菜。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吳庭棟

  漫步在隴南市成縣二郎鄉,青山朗潤、花紅草綠、鶯歌燕舞,一望無際的林海恰似一道道綠色屏障,星星點點的村落坐落在群山之間。

  依山傍水的成縣二郎鄉坐擁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生態資源,因地制宜,依託資源優勢,找準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結合點,圍繞“黨建引領發展産業,産業助力群眾增收”的目標,探索出了一條支部引領、基地帶動、群眾參與的山野菜産業快速發展的新路子。

  “我們在村裏建大棚種野菜,讓鄉親們在家門口就能務工。”成縣二郎綠野生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建強説。2020年,楊建強利用從嚴河村流轉來的60畝土地從事山野菜種植。在成縣政府特色産業發展政策的支持下,合作社搭建了8座種植大棚,種植當地經濟價值高的雞娃菜、雲南臭菜等,年産值可達20多萬元。合作社還打造了52畝的烏龍頭示範種植園,專業栽植3.2萬株烏龍頭,每年産量可達4000多斤。在合作社帶動下,周邊的農戶實現了穩定增收。

  “過去我們這裡的群眾有春季到山林採摘野菜的傳統,但都是採摘來自己吃,變不了錢,村民們只能外出打工掙錢。”二郎鄉嚴河村黨支部書記陳永新介紹,嚴河村獨特的生態環境造就了其風味獨特、營養價值高的高品質山野菜。近年來,嚴河村把山野菜産業發展作為促農增收的有效抓手,集合基層黨組織、農業合作社和廣大農戶的力量,在資金配套、農戶土地流轉、基地硬體建設、銷售渠道對接、基地發展規劃等環節為合作社提供全鏈條跟蹤服務。

  二郎鄉嚴河村黨支部還發揮山野菜種植基地的“孵化器”“助推器”作用,在嚴河村發展壯大山野菜産業,先後舉辦免費種植技術培訓班2期,培訓農戶60余人次,並採取為受訓農戶免費提供種苗和技術指導,採摘後定向收購的方式,從種植到銷售提供全方位服務,逐步探索野菜經濟的産業化、規模化發展之路。

  建一個基地,興一項産業,富一方群眾。如今,成縣山野菜在市場上走俏,長在深山人未識的山野菜登上了更多消費者的餐桌。過去無人問津的山野菜變成了群眾致富的“黃金芽”,成為帶動當地農民增收的新增長點。(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于曉明 通訊員 劉建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