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區264個重點移民安置村(社區)科技人員全覆蓋 寧夏科技項目向移民安置地區聚集
12月9日,記者從自治區科技廳獲悉,今年以來,自治區科技廳堅持把提升移民安置地區縣域創新能力作為科技工作重點任務有力推進,統籌項目、資金、人才、平臺等各類科技資源,集中創新力量,支持移民致富提升。
自治區科技廳加強農業育種創新,為移民安置區培育和引選農業優新品種180個,建立固原黃牛核心種群200頭,組建雙羔灘羊種質資源群1897隻。加強産業技術攻關,構建了庫井灌區高效節水、草畜糧有機旱作、玉米大豆複合種植、林下菌菇生態栽培等技術體系,研發出小型山地馬鈴薯采收等農機裝備。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實施縣域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科技惠民項目140多項,建立農業科技示範基地50個、縣級診療技術實踐基地11家。
完善“組團”服務機制,統籌國家和自治區科技項目資金2700多萬元,實施“寧夏六盤山區農業特色産業提質增效關鍵技術集成與示範”等項目,支持科技特派團開展肉牛、冷涼蔬菜、小雜糧、馬鈴薯、黃花菜等移民安置地區特色産業提質增效綜合配套技術示範推廣。加強“一對一”精準幫扶,支持117名科技特派員與263名“三區”科技人才深入移民村,開展定點幫扶和組團式科技服務,實現全區264個重點移民安置村(社區)科技人員全覆蓋。培育壯大科技服務力量,吸引100多名高校、科研院所高水準科技人才深入移民安置縣(區),開展産業技術示範和指導服務。
組織區內科研院校54名科技人員,實施“寧夏紅寺堡區全國易地搬遷移民致富提升示範區重點産業提質增效集成示範”等項目,為紅寺堡區提出水資源優化配置系統解決方案,集中力量示範釀酒葡萄綠色高效省工栽培、黃花菜高效節水栽培、玉米大豆複合種植、瓜菜高質高效栽培等綜合配套技術,實現100畝低産釀酒葡萄每畝增産200公斤,瓜蔬幹菜産量增加12%以上,肉牛飼養成本降低5%,帶動400多名移民年人均增收1萬元以上。(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倪會智)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