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老外在寧夏     |     數説寧夏     |      寧夏優品
寧夏中寧縣鳴沙鎮節水提效 暢通良田灌溉“最後一公里”
2024-04-09 14:03:41來源:寧夏日報編輯:郭建國責編:魏寒冰

  4月4日,走進寧夏中衛市中寧縣鳴沙鎮黃營村,只見大型挖掘機來回挖溝修渠,到處都是忙碌的場景,田間地頭鋪設好的鬥渠U型槽縱橫交錯。“政府出資為我們砌護灌溉渠,解決了我們的煩心事。”該村種植戶王富成説。

  去年以來,鳴沙鎮把解決農業灌溉作為為民辦實事的突破口,爭取項目資金,修砌農水灌溉水渠,補齊農田灌溉設施短板,以“小切口”服務“大民生”,有效保障農業生産,促進農民增收。

  看到新砌護的水渠串點成線,逐步形成四通八達的灌溉網,黃營村黨支部書記方向源感慨不已:村裏南山坡的860余畝土地,過去都是通過全長14.8公里的土渠進行灌溉,易坍塌、淌水難、滲漏嚴重,存有安全隱患。去年爭取到寧夏中衛市中寧縣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項目——渠道砌護工程,建成後將徹底解決灌溉難題。

  2024年3月15日開始,鳴沙鎮在黃營村、薛營村全力實施南山坡渠道砌護及黃營村等路燈安裝項目,其中砌護鬥渠20.66公里,配套建設農口、管涵、節制閘、生産橋等渠係建築物2583余座,建成後有效解決當地2400畝良田灌溉難。“我們每天出工近百人、大型機械10余臺,加班加點全速推進施工進度,確保今年5月交付使用。”寧夏鑫旭建築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

  僅2023年,該鎮在薛營村、黃營村硬化12條巷道,翻建29座生産橋,翻建支渠和鬥渠6條並修建相關水利配套設施。在李灘村、長灘村進行巷道硬化、路燈安裝渠道砌護、生産橋澆築砌護等設施建設,解決了群眾出行難題和農田灌溉問題。“現在村上鋪了水泥路、安裝了路燈,砌護了灌溉渠道,我們奔好日子的勁頭更足了。”薛營村村民吳玉貴説。

  該鎮還積極協調七星渠、中寧縣水務局及時供水,滿足井溝3000余畝枸杞種植灌溉所需。合理調劑北灘渠用水指標,緩解北灘渠灌區夏秋灌農業用水緊張問題。去年,該鎮進行水權交易3筆共計470萬立方米,進一步優化水資源配置和集約使用。“我們將通過完善灌溉設施、優化灌溉管理,加大巡查等方式,不斷提高我鎮農業水資源管理利用率,切實強化農業用水總量控制定額管理。”該鎮水利專幹馬學龍説。 (寧夏日報記者 蒲利宏)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