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原創   |   文旅   |   視界   |   直觀中國   |   城市遠洋   |   熱點專題   |   老外在湖南   |   輿情智庫
湖南衡山縣:90後“新農人”正成為種糧“生力軍”
2024-04-19 17:14:4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佘穎慧責編:李勝蘭

  在湖南衡山縣白果鎮國豐智慧化育秧車間,大型育秧機高速運轉,自動化流水線上的秧盤經過鋪土、施肥、播種等流程,被送入暗室催芽。看著一排排新綠, 車間負責人、90後“新農人”陳紫玲臉上滿是笑意。

湖南衡山縣:90後“新農人”正成為種糧“生力軍”_fororder_圖片15

“新農人”在耕種 供圖 衡山縣委宣傳部

  近年來,衡山縣深入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優化農業從業者結構,出臺糧食生産扶持政策,多措並舉吸引越來越多年輕人從土裏刨出“真金白銀”,自覺扛起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使命擔當。

  雖只有28萬畝耕地,但去年衡山縣實現了糧食産量21萬噸,連續15年摘下産糧大縣的金字招牌。

  新技術加持

  從“會種地”到“慧種地”

  在衡山縣店門鎮嘉盛家庭農場,農場主何康斌正駕駛拋秧機穿梭于田間。 “今年不僅自己種植了450多畝水稻,還為周邊近2000畝稻田提供農機服務。”何康斌説。

  今年33歲的何康斌大學畢業後光榮入伍,退役後又在外打拼了幾年。自打3年前一頭扎進農村,他已經成長為精通各種農機駕駛技術的“新農人”。

  在農場倉庫,拖拉機、收割機、插秧機、旋耕機、無人植保機等各式農業機械整齊堆放,科技感、智慧感十足。

  在長江鎮石橋鋪社區,00後的“新農人”曹顏意同樣放棄了大都市的“打工人夢”,回鄉跟“土疙瘩”較上勁兒!

  白天干農活,晚上惡補農業知識,學習最新的植保技術與方法……在何康斌、曹顏意的身上,傳統“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形象已漸漸遠去,他們正在將新技術匯聚到農田裏,成為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一道亮麗風景。

  曹顏意表示,自己正計劃依託計算機技術“大幹一場”,嘗試給撒藥的無人機編寫小程式,讓“飛滴打藥”走進現實。

  新理念賦能

  讓農業生産更“體面”

  陳紫玲是衡山縣白果鎮當地人,家裡長輩一直以務農為生。2021年,了解到國家對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的扶持政策後,陳紫玲決定回鄉投身農業,成立了衡山白果國豐家庭農場。

  “父輩們常講‘腳上泥多,田裏不愁’,但我認為,種糧固然要吃苦出力,更應該懂得科技興農。”陳紫玲説,註冊家庭農場後,她決定轉變傳統農作思維和方式,走科技引領、全産業鏈發展之路。

  如今,該農場已流轉耕地至5000余畝,先後建成了自己的育秧工廠、烘乾中心、大米加工廠,並註冊了自己的大米品牌。一粒米從種子到端上餐桌的全過程,在這裡形成閉環。

  “旋耕機平田、無人機噴藥、直播機撒種插秧……如今種糧不用下田彎腰,各種機械全程搞定。”在衡山縣開雲鎮,吉豐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新結感嘆道。

  衡山縣糧食生産先進個人、衡陽市先進種糧大戶……很難想像,這個90後的年輕人有這麼多榮譽。

  時至今日,他的合作社不僅擁有各類農機30余臺、流轉農田上千畝,還為周邊1000多畝耕地提供農機社會化服務。

  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化在衡山縣的推廣,越來越多像陳紫玲、劉新結這樣的新農人,實現了從“人牛下田”到“農機下田”,讓農業生産越來越“體面”。

  2021年底,衡山縣獲評全國第六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去年,該縣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率達82.62%,位居全省前列。

  新管理增效

  讓“泥飯碗”變成“金飯碗”

  要端穩端牢中國飯碗,首先得讓“泥飯碗”變成“金飯碗”。

  2023年,衡山縣出臺了《發展糧食生産11條政策措施》,拿出4000多萬元“真金白銀”,從種子配送、農機作業、農機購置、雙季稻擴面等11個方面加大補貼支持力度。

  因推廣雙季稻面積超800畝,白果國豐家庭農場去年因此獲得鼓勵種植雙季稻擴面補貼17萬元。

  新型農民如何“養”成?

  衡山縣分層分類培育高素質農民,通過定期邀請市、縣級農業專家,對種糧大戶、家庭農場主進行早稻集中育秧、病蟲害綠色防控、農機駕駛操作等關鍵技術培訓。

  何康斌表示,在縣農業農村局的組織下,他去年參加了鄉村産業振興帶頭人“頭雁”項目、“萬名幫萬戶”小農戶素質素養提升等5次培訓,不僅結識了許多農業和氣象方面的專家,還與許多“新農人”面對面交流學習,受益匪淺。

  向專家和種糧大戶虛心請教後,去年何康斌在自家種植的100畝稻田試驗補施硼肥、加強田間管理,大幅提高了糧食産量和品質。“年底一算賬,平均每畝增收了50元以上,今年我準備大規模推廣。” 何康斌喜滋滋地説。(文 夏建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