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一群東方白鸛在湖南南縣舵桿洲遺址區域覓食。 監控截圖
4月中旬,湖南首次發現東方白鸛在省內繁殖。通訊員 攝
4月18日,兩隻成鳥東方白鸛在南洞庭湖畔的洲灘開啟孵化之旅。
“這是我省首次發現東方白鸛在省內繁殖。”湖南省林業局生物多樣性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東方白鸛是大型涉禽,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世界僅記錄到9000多只,被譽為“鳥中國寶”,該物種對生存空間的生態環境要求極高。
“2022年冬天,舵桿洲遺址區域首次監測到1隻東方白鸛越冬。”讓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南縣管理局舵桿洲管理站(以下簡稱“管理站”)工作人員感到驚訝的是,到了去年冬天,在舵桿洲遺址區域越冬的東方白鸛猛增到40余只。
按照東方白鸛生活習性,它們在洞庭湖為冬候鳥,3月底應全部北遷,在我國北方繁殖。但到今年4月,管理站工作人員發現仍有20隻東方白鸛停留在舵桿洲遺址區域內。“前不久,我們利用‘智慧漁政’攝像頭,發現有2隻東方白鸛竟在約20米高的監控鐵塔塔頂築巢。”該工作人員解釋,冬候鳥一般不會築巢,築巢意味著要繁殖,而我省尚未記錄過東方白鸛省內繁殖先例。
此後,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南縣管理局舵桿洲管理站每天將無人機升至高空,用7倍焦距,對築巢的2隻東方白鸛進行監測。4月12日,它們産下了2枚鵝蛋大小的白色卵;4月17日,又産下第三枚卵。
監測顯示,2隻産卵成鳥一隻始終趴在巢內孵化,另一隻時常外出捕食投喂。管理站工作人員稱:“舵桿洲遺址區域的魚蝦非常豐富,它們捕食沒有壓力。”
據了解,東方白鸛的孵化期約30天。湖南省林業局生物多樣性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意味著,“鳥中國寶”很可能成為留鳥。(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彭雅惠 通訊員 朱晉梅)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