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老外在寧夏     |     數説寧夏     |      寧夏優品
寧夏非遺文化大放異彩
2024-05-27 15:38:12來源:寧夏日報編輯:郭建國責編:魏寒冰

寧夏非遺文化大放異彩_fororder_蝴蝶

  5月26日,逛展遊客戴上剪紙蝴蝶戒指,喜逐顏開。

  剪紙、面塑、刺繡、根雕……連日來,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上,寧夏展館展示的非遺項目、産品強力破圈。

  非遺展示區,來自隆德縣的自治區級剪紙傳承人王生貴展示著神乎其技的剪紙技藝——一把剪刀、一張紅紙,刀在紙上游弋,紙在手中翻轉,短短幾十秒,一個栩栩如生的蝴蝶戒指躍然生成。“好神奇!”特意從廣東佛山趕來的大學生陳嘉栩和同學戴上剪紙蝴蝶戒指,頓時驚呼。

  剪紙傳承人伏兆娥、賀蘭石印章篆刻傳承人任振斌、麻編傳承人張璟等人的展位前,同樣熱鬧非凡,不斷傳出“高手在民間”的感嘆。

  作為我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技藝,面塑項目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八仙、悟空、鍾馗……面塑技藝在平羅縣縣級非遺面塑傳承人張高升手中,被注入新的靈魂。只見他的手指在各色麵糰間翻飛,嫺熟地擷取筷頭大小的金色麵糰,塑成龍鱗,貼上龍身,頃刻間一條神形俱備的中國龍便映入眼簾。

  “常金理是固原市非遺項目根雕傳承人,您現在看到的這款作品叫《絲路古道》,在去年寧夏黃河流域非遺創意大賽中獲了金獎。”根雕作品展示區前,寧夏銘鈺源民間藝術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肖宗霞正在向遊客介紹産品。被普通人視為廢料的各種木頭、樹根,在常金理的眼中都是難得的寶貝,他因勢就形,用刀、鋸、鑿、剪、錘等工具,讓一塊塊木根幻化成萬千形態,重獲新生。

  繡花扇、六盤山福枕、刺繡香囊、麥稈畫、彩塑浮雕……琳琅滿目的非遺産品讓觀展者嘖嘖稱奇。寧夏展館非遺展區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特色商品和非遺作品,讓非遺文化資源“活起來”,在文博會上大放異彩。(文/圖 寧夏日報記者陳 鬱 王曉龍 )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