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湖南隆回縣鄉村振興業務培訓班開班。現場,湖南省公路事務中心駐金石橋鎮黃金井村工作隊、湖南邵陽市紀委監委駐南嶽廟鎮芭蕉塘村工作隊、湖南隆回縣檢察院駐羊古坳鎮花塘村工作隊分別講述了駐村幫扶路上的艱辛故事。
據介紹,隆回縣共有來自中直、省、市、縣駐村幫扶工作隊213支601人,他們長年累月住在村裏,與群眾打得“火熱”,讓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五子”成拳擰開黃金井“振興蓋”
2023年5月,湖南省公路事務中心入駐黃金井村工作隊駐村幫扶,聚焦防返貧監測戶、村集體經濟發展、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五子”握成拳推動黃金井鄉村振興。
在抓監測防返貧上聚焦發力。去年以來,該工作隊慰問困難黨員、群眾10批次67戶;安排19人從事村公益性崗位,推薦50人次外出就業確保收入有保障;通過勞務扶貧協作、扶貧車間建設等,解決了40多名脫貧戶就地務工就業。
抓産業發展,做優“農文旅融合”文章。工作隊投入資金350萬,改造紅色街區;投入資金120萬,持續打造雲溪河水岸風光帶、讀書林、黃金屋、黃金洲頭、幸福屋場等景點。今年試點種植了100畝高端富硒稻米,建設高標準櫻花黃金茶園500畝,種植前胡、石菖蒲等中藥材300畝,發展花卉苗木100畝,扶持獼猴桃50畝,建設黑皮雞樅菌種植大棚600平方米。
抓民生實事,做實“可感可及”文章。工作隊對穿村而過的省道S322實施路面改善工程,打通了公路“大動脈”;建設了2條産業路;對村主幹道進行了白改黑,打通了多處斷頭路,暢通了公路“微循環”。
抓村容村貌,做美“人居環境”文章。工作隊新打造“微花園”“微菜園”“微果園”26個,完成旱改廁267座;推行垃圾分類,新布設垃圾桶260個,實施垃圾定期集中清運,提升了公區環衛水準。
抓基層治理,做強“三治融合”文章。工作隊組織成立義務消防隊68人,推行積分制管理,啟用愛心超市,引導村民主動參與村級事務的協商、管理和監督,提升村民鄉村主理人意識;健全矛盾糾紛調解機制,實現了零舉報。
芭蕉塘裏盛開“鄉村振興花”
雙季稻、紅薯種植,生豬、稻花魚、龍蝦養殖持續推進;假發、玩具、電子産品生産持續發展;紅薯粉絲産業高品質推進,加工基地企業于去年底成功試投産。如今的南嶽廟鎮芭蕉塘村,産業體系逐步完善。
該村村民如數家珍,扳著手指頭數起産業來。
芭蕉塘村自邵陽市紀委監委駐村工作隊幫扶以來,圍繞穩幫扶、穩就業、穩産業“三穩”鞏固脫貧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
堅持黨建引領,築牢戰鬥堡壘。該工作隊認真組織開展“一月一課一片一實踐”主題活動,推進“片組鄰”三長制工作,激發黨員和群眾參與鄉村振興工作的熱情。
工作隊做好結對幫扶,嚴守規模性返貧底線,確保對全村147戶脫貧戶、18戶已消除風險監測戶、15戶未消除風險監測戶結對聯繫幫扶到位,制定了針對性、可行性幫扶計劃,嚴格落實好一月一走訪、一季一評估。
積極對接和推進項目實施,工作隊建成路邊花圃360米,在河堤種植油茶樹和美人蕉2公里,整治古井周邊排污1處,安裝健身器材一處,山塘堵漏清淤2口。目前,部分組道和院落人行道硬化、灌溉水渠建設、污水治理、道路及院落綠化等15個項目已完工,正在進行的項目4個。2023年村集體收入同比翻了將近一番,首次突破20萬元。
工作隊還聯絡志願心理諮詢師對問題兒童開展心理輔導,為困境兒童、少年和婦女爭取慰問金,為2名新入學困難大學生爭取資助1萬元,對44戶困難家庭發放慰問金。
推進清廉建設,該工作隊組織開展廉潔文化演講1次,新建廉潔文化長廊1處、清廉文化墻繪3處。
“金旦”唱響花塘“振興曲”
花塘村位於羊古坳鎮北面,距離縣城65公里,2018年退出貧困村,現有406戶1365人。
“組織正在選派新一輪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員,組織找我談話了,要不你也去報個名吧,咱們夫妻一起駐村!”隆回縣人民檢察院駐花塘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范金旦對丈夫説。
當時,范金旦還在休産假。
駐村後,很快,她在花塘村的“花”字上做文章,亮化美化每個院落,讓花塘像花兒一樣美,讓花塘人民在美麗中提升榮譽感。范金旦在花塘村很快就找到了工作突破口。
該工作隊與村支“兩委”互相補臺,做到思想上講政治、工作中講規矩、落實中講奉獻、相處中講感情,共同用心用情用力描繪花塘振興的美麗畫卷。
“我弟好可憐,依靠政府發放孤兒補助金和親戚幫襯長大成年,眼見這兩年日子好轉,又突發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往後這日子可怎麼過呀。”前不久,花塘村鄭某的姐姐滿面愁容,向范金旦講述了弟弟的遭遇。
范金旦即刻同村支書商量統一思想後便召開專題會議。第二天,鄭某成功送往醫院。
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從不搞無原則的“一團和氣”。范金旦與村支兩委也在優先發展什麼、首先向哪發展等方面常常起了爭執,有時還爭得面紅耳赤。
但范金旦認為,既在爭執中增強黨性、提升斗爭精神,也是在爭執中加深友誼。
“我在花塘,收穫了花一樣的美麗、糖一樣的甜蜜。”范金旦笑呵呵地説。(文 楊貴新 鄒旭中)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