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一場火花四溢的思想碰撞——2024年伏羲文化論壇側記
2024-06-21 10:49:42來源:甘肅日報編輯:王奇英責編:趙瀅溪

【天水】一場火花四溢的思想碰撞——2024年伏羲文化論壇側記_fororder_b2b3aa60-692a-4269-bb70-d92408c3d04e

6月20日,2024年伏羲文化論壇在天水市舉行。圖為論壇開幕式。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高檣

  盛夏,“羲皇故里”葳蕤生香,繁花似錦。

  6月20日,天水師範學院嘉賓雲集——在迎來2024(甲辰)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之際,2024年伏羲文化論壇在這裡舉行。

  梳理文明起源,揭示歷史脈絡,凝聚文化共識,堅定文化自信……論壇以“弘揚伏羲文化 賡續中華文脈”為主題,來自大陸和台灣的150余名專家學者、國學精英,在思想碰撞中,共赴一場體驗伏羲文化魅力、傳承伏羲文化的時空之旅。

  深植根脈

  伏羲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關於太昊伏羲的文字記載至遲在春秋戰國時期即已出現,《左傳》《管子》《周易》《莊子》《戰國策》《山海經》等先秦典籍均有關於太昊伏羲的表述。東漢班固《漢書》首次將伏羲列為商賈帝王世系之首,晉代皇甫謐《帝王世紀》首列伏羲為三皇之首。

  論壇上,與會專家學者紛紛引經據典,揭示伏羲的鮮活形象和伏羲時代社會生活的生動場景。

  畫八卦、造書契、結網罟、取火種、養犧牲、興庖廚、造甲歷、制嫁娶、定姓氏、創禮樂、制九針、立佔筮、設九部、龍紀官、服諸夷……關於伏羲的十五種發明創造,或有後人附加成分及神化,但伏羲用文明燈火引導先民擺脫茹毛飲血、巢穴群居、鴻蒙未啟的原始狀態,用一系列發明創造帶領華夏先民告別洪荒邁向文明,在物質、精神、制度、文化等方面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基礎這一點,已是廣泛共識。

  “伏羲文化作為中國古代文明的開創文化,其中必然蘊含著經得起時間檢驗的中華文明密碼。”上海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吳寧如是説——伏羲文化的根脈是:築屋築廬,始得安身立命,開古建之先河;以歌配律,禮樂之風大開;自造干戈,飾武學,始創“木兵”;嘗百藥,制九針,尊之為醫宗。一系列的發明創造,有力推動了社會生産力的高度發展,提高了先民的生活品質,豐富了先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享受。

  深研內涵

  參天之樹,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上古時代,伏羲率領部落先民,進行了認識自然、適應自然、改造自然的偉大實踐,開闢了影響深遠的遠古文明,形成了積澱豐厚的伏羲文化。

  “伏羲文化所蘊含的文化財富和精神基因,成為催生和滋養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的源泉。”台灣新北市瑞芳區裡長聯誼會會長黃茂峻認為,由伏羲及其文化所奠基的人文精神,最基本的有五個方面:窮究天地的探索精神、大無畏的創造精神、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剛柔相濟的變通精神、包容求同的和合精神。

  “伏羲文化的精華是流傳千古的八卦。”在吳寧看來,八卦又稱易學,是中國哲學的精華。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孔子研究院特聘專家方朝暉以《重估伏羲:易宇宙觀與中華文明路徑》為題,從文化心理學新發現出發,討論伏羲畫卦基礎上所形成的中國人獨特的宇宙觀及其意義。

  “從‘內容、時間、空間’三維屬性觀察,我們看到了《伏羲八卦》對中華文化的巨大貢獻。”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易學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張智珺説。

  “伏羲文化萬年説與中華文明探源工程” “試論天水‘卦臺山’與伏羲‘畫卦’之關係”“伏羲時代的飲食”“天水伏羲廟詩歌的景觀書寫模式”……論壇上,專家學者全方位、多角度研究闡釋,為伏羲文化注入新的時代內涵。

  深化傳承

  文化因傳承而永續,因創新而出彩,因發展而輝煌。

  多年來,以天水為中心的全國性伏羲文化發掘、研究、宣傳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為中華始祖文化的傳承賡續和發揚光大,為推動地方區域文旅事業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促進作用,伏羲文化也已成為天水乃至甘肅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

  伏羲的諸多發明創造不僅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亦如血脈一樣融入我們生命中,代代傳承。從古至今,不論是官方還是民間,祭祀伏羲、尊崇伏羲文化的傳統賡續不絕。伏羲文化早已成為海內外華人普遍認同的民族精神象徵、文化標誌和情感紐帶。

  “伏羲文化的廣泛傳播,既是其文化本身的力量所在,也與從未間斷的交流密不可分。”黃茂峻介紹道,近年來,前來伏羲廟朝聖拜謁、踏訪考察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止過。台灣的民間習俗中亦有諸多伏羲文化的展現,“伏羲文化在台灣的廣泛傳播,也是海峽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見證。”

  “文化需要傳承,如何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這是我們肩負的神聖使命。”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副會長李洋溢在致辭時説,“我們在這裡舉辦論壇,絕不僅僅是緬懷先祖的情感抒發,更希望以一場傳承與弘揚中華文明的盛會,促進不同地區、不同領域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讓伏羲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施秀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