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印象內蒙古     |       一帶一路     |       老外在內蒙古     |       103旗縣
內蒙古東勝區:1980民族特色街區點燃城市“煙火氣”
2024-06-28 15:59:4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張國文責編:趙銀平

  今年以來,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1980街區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依託老舊小區改造優勢和各族群眾聚居的特點,融合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元素,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街區的東勝實踐。

  1980街區總建設規模約1.3萬平方千米,這條設施齊全、功能完善、主題鮮明的特色商業街區真正讓“城中村”重新煥發了商業活力,走出了一條東勝區民族團結進步與企業發展相互融合、相互發展的新路子。

內蒙古東勝區:1980民族特色街區點燃城市“煙火氣”_fororder_640

  東勝區1980民族特色街區

  全力推進“網紅化改造”,打造城市“新業態”

  聚焦空間共處、文化共享、經濟共融、社會共治、心理共識等方面,區屬國有企業--房運公司實施“統一返租”“統一規劃”“統一改造”,陸續推出了平房市場化、多元化運營的創新舉措,以打造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為重要抓手,對棚改平房進行翻新裝修再改造,不斷豐富城市文化內涵和商業形式,大力打好“旅遊+城市名片”魅力牌、“旅遊+特色美食”體驗牌,不僅優化了營商環境,也辦好了群眾關心的民生實事,用文明之風點“靚”城市夜生活,讓城市更有活力、更具溫度。

  深挖“夜市經濟”潛力,加快提振傳統消費

  基於老城區商業不足的情況,東勝區圍繞“保留城市記憶”的核心,以商業化改造為主題對平房區的使用功能重新規劃,按照“一核兩區十通道”設計理念,劃定迎街餐飲娛樂商業區和內街休閒文創商業區,並貫通了原本獨立封閉的十條巷道,通過懷舊主題彩繪、特色互動體驗、地方經典表演等方式,成功打造了集酒吧餐飲、轟趴娛樂、民宿旅遊于一體的多元化“網紅”打卡地和各族群眾消費新地標。同時,充分利用巷道廣場商戶等陣地,深挖“夜市經濟”潛力,將民族文化與美食文化相融合,將特色美食與國慶、中秋等傳統節日結合起來,各族群眾在參與活動的同時,既能品嘗美食,又能學習民族團結知識,使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廣泛深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創新創建模式,助力民企高品質發展

  通過將街區改造工作整合成一個系統化、標準化的工程,改造後的街區因其獨特的風格和完善的設施,成功激發了居民和商戶的參與熱情。看到改造帶來的實際效益後,片區原有居民開始主動參與到街區改造中來,部分居民自願將自住或空置的平房委託給房運公司進行運營管理。商戶也看到了投資機會,紛紛增加投入,共同推動街區繁榮發展。通過這一新業態的發展,進一步把帶動創業、解決就業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著力點,直接帶動就業超700人,實現整體收益8000萬元,推動創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載體,為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搭建了創業新平臺、拓展了市場新空間、提供了服務新便利,廣泛促進了各族群眾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潤物細無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街區本著“人員集聚到哪、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就在哪”的原則,充分利用老街巷資源,在保留原有建築風貌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巷子文化、美食文化、市井文化和民族團結進步內涵,通過在街區巷道繪製民族團結進步文化墻的方式,讓遊客在“潤物細無聲”中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知識入腦入心,使民族團結的觀念如春風化雨般深入人心。積極開展“石榴籽商戶”評選活動,10家商鋪被授予“石榴籽商戶”榮譽,不斷營造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大團結良好氛圍,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

  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是事關各族群眾切身利益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體現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的工程。未來,東勝區將著力打造“破舊立新,一步一景”的亮點街區,為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提升街區居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貢獻力量。(文/圖 伊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