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醫藥“闖”進夜市,是一番什麼景象?
看名醫、品茶飲、辨體質……滾燙三伏,一場場中醫藥文化夜市,在湖南長沙熱辣開場,主動走近市民生活。
2小時,約300平方米,多位名中醫坐診,上萬市民一站式解鎖中醫“養生局”夜市的新鮮體驗。
傳統延續:專家定制專屬“養生方案”
身體前傾,望其神色;靜心聆聽,聞嗅氣味;仔細詢問,分辨異常;切按脈搏,了解病情……兩個小時,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湖南省中醫院)針灸推拿康復科主任醫師李丹丹和助手接診了近20位市民,不僅問診開方,還給予用藥指導。
雖是義診,但對李丹丹來説,機會依然難得。
7月25日,中伏首日,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在醫院前舉辦首場中醫藥文化夜市。李丹丹卻因晚班緣故,沒能參與這次的活動,只能在門診間隙瞄一眼窗外,還未看清楚那熱鬧又新奇的夜市,便得重新回到工作狀態。“第一場夜市活動我就很想來,沒能參加一直覺得很遺憾。”
李丹丹正在坐診 攝影 李媛
一週後,又一次機會落在李丹丹面前:因市民反響熱烈,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計劃開辦第二場中醫藥文化夜市。
這次,李丹丹果斷報名參與。
“針灸推拿康復科患者以中老年人為主,但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存在頸肩腰腿痛、失眠、抑鬱焦慮等病症,卻不知道該如何正確調節。”李丹丹談及自己如此執拗的原因,不由得讓人動容。
李丹丹深知中醫診療講究辨證施治,因人、因時、因地制宜,一人一診一方。“但不少年輕人盲目跟從網上所謂的養生之道。”李丹丹希望通過與年輕人面對面的交流,來幫助他們真實了解自身,為他們獨家定制“養生方案”,“希望能在年輕人喜歡的夜市裏,讓他們感受到中醫的魅力,在生活中享受中醫。”
在李丹丹看來,醫院接納人數有限,而沒有圍墻的夜市,可以容納更大的人群。
“工作量雖然增加了,但年輕人平時白天上班沒時間,我們可以用夜晚的時間來為他們提供一些方便,主動走近年輕人的生活。”李丹丹一語道破了這場夜市的“生命力”所在,同時也期待著下一場夜市的到來。
新晉頂流:藥香嫋嫋熬出“中醫嚴選”
“第一次擺攤賣中藥茶飲,沒想到會這麼火爆!”在中醫藥文化夜市裏,中藥茶飲攤主的聲音透過口罩傳過來,雙手還在為下一位顧客打包茶飲。
不到兩小時,攤位的近300杯茶飲及養生湯粥全部售罄。“大家不要排隊啦,已經賣完啦!”攤主連連地呼喊和擺手,也攔不住前來諮詢的顧客。
湖南夏季氣候濕熱,當地人喜食辛辣。當中醫藥特色與茶飲熱潮相碰撞,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藥食同源膳食部參考傳統經方及中醫專家意見,靈活運用傳統方劑,推出更適合湖南人當季飲用的中藥茶飲。
市民在品嘗醫院準備的點心 攝影 李媛
“賣得最好的是百合茯苓飲。”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藥食同源膳食部負責人表示,除了百合茯苓飲,還有烏梅陳皮飲、荷葉麥芽飲等,每一種茶飲及藥膳的推出,都經過了反復研究與論證。
魯茶平,湖南省康復醫院婦産科副主任,與西醫學打了十幾年交道,出於對中醫的興趣,下班後她便立即趕過來參加這場中醫藥文化夜市活動。“藥食同源,現在西醫也開始關注中藥茶飲在預防和治療某些慢性疾病方面的潛在作用。”
“每一種茶飲都是現煮的,所有的成分是藥食同源的中藥,性味平和。”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藥食同源膳食部負責人説,如今走進茶飲賽道的中藥茶飲,一改過去“又黑又苦”的刻板印象,代之以口感清爽、原料實在等特點,受到不少年輕人的青睞,在中醫藥文化夜市“供不應求”。
嫋嫋藥香,緩緩在夜市升騰。
四診儀器:創新“中醫”生産力
距離夜市正式開始前30分鐘,經絡四診區就已排起長龍。一台電腦、一件圓圓的儀器、一圈類似護腕的物件,組成了一台神奇的經絡四診儀。
經絡四診儀,即舌脈象、經穴、體質辨識採集分析儀。通過工業相機和壓力感測器便能直接採集舌象、面象、脈象信息,再綜合問卷回答,最快僅需10分鐘,受檢者就能得到一份“量身定制”的中醫體質辨識報告。
“我們借助儀器採集人體的相關數據,可以觀察整個身體的健康情況,讓‘亞健康’的隱患‘現形’,這正是中醫‘治未病’所倡導的健康理念。”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互聯網醫院運營拓展部部長仇永妹對其極為推崇,“準確率達90%以上。”
市民在體驗經絡四診儀 攝影 李芳森
當第一位市民坐上就診位,無需複雜的言語描述,對著圓形的舌象採集器伸出舌頭,十幾秒,就能迅速識別出其體質特徵;再將脈診儀貼合於手腕寸關尺三部,借助機器內嵌的96個脈象採集點,電腦螢幕上就會出現個人脈象的情況。
除了傳統的四診信息,報告還為受檢者提供專屬健康服務方案,市民做完檢測都不忘拍下,這將指導他們接下來的生活方式。
“我們希望能通過開展這類‘中醫+科技’特色服務,把現代中醫宣傳推廣出去。”仇永妹表示,中醫遠不止停留在老式藥房裏,如今也在積極擁抱新興科技。
穿過茫茫夜色,帶著滿身煙火氣的中醫藥,正以都市人喜聞樂見的形式,飄入他們的生活。(文 李芳森 曹菲 田佩)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