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老外在寧夏     |     數説寧夏     |      寧夏優品
寧夏石嘴山高新區主導産業向“新”攀“高”
2024-12-09 16:38:16來源:寧夏日報編輯:郭建國責編:魏寒冰

  原標題: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業佔比達73%  石嘴山高新區主導産業向“新”攀“高”

  位於石嘴山市大武口區的石嘴山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一間間看似普通的工業板房裏,一家家身懷絕技的創新型企業就在其間。它們向新材料、新技術、新行業進軍,努力成為石嘴山工業乃至寧夏工業佈局未來産業的先鋒,蓄勢而發。

  走進石嘴山先進材料協同創新工程中心,先進成形中試車間充滿了科技感。

  “這臺設備可不簡單,它擁有令人驚嘆的列印能力,能夠精準地列印出1×1×1.5米的大尺寸複雜薄壁金屬構件。”該中心運營總監姜韜自豪地介紹起一台金屬型3D印表機設備。

  長期以來,寧夏眾多高端金屬材料企業被“難熔金屬的鐳射精密成形”難題深深困擾,諸如高熵合金、鉭粉、鈮粉等金屬材料構件的成形加工,成為橫亙在企業發展道路上的障礙。而這臺金屬型3D印表機設備,就是專門為解決此類棘手問題而量身定制的“利器”,其列印出的産品憑藉卓越的性能和品質,在追求極致精密與高性能的航空航天、醫療、化工等領域被廣泛應用,為這些行業的技術革新與産品升級注入了新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這臺列印設備還具備一項神奇的鐳射表面熔覆功能。

  在企業日常生産中,機器零部件由於長時間持續運轉産生磨損,逐漸老化,無疑會影響生産效率,增加生産成本。在這種場景下,這臺“印表機”便能大顯身手,它所具備的選區鐳射熔覆技術,能夠對磨損的機器零部件進行精準高效的鐳射修復。經過修復後的零部件,其耐磨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有效延長機器使用壽命,為企業穩定高效生産保駕護航。

  擁有這種“高精尖”能力的新材料中試車間,工程中心共有6個,有的能熔煉成分均勻、純度高的高熵合金材料,有的可製備難熔金屬粉體材料,解決了業界頭疼的難熔金屬均勻化難題。

  工程中心隔壁的中原關鍵金屬實驗室(石嘴山)晶體材料聯合研發基地,同樣來頭不小。這家科研機構于2023年7月落戶石嘴山高新區,圍繞人工晶體材料研發方向,形成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市場孵化的完整技術轉化鏈條,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何季麟擔任項目顧問,寧夏鉅晶源晶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學鋒擔任副組長。 “隨著5G、6G的研發推廣和落地,未來鉭酸鋰晶片的需求量將成倍增長,前景很好!”張學鋒的語氣很振奮,大尺寸晶體材料是目前製作射頻晶片的唯一材料,世界上達到産業化水準的國家少之又少。他帶領研發團隊突破了大尺寸、超薄鉭酸鋰晶片的黑化關鍵技術,在國內率先研製出低溫漂、高機電耦合系數鉭酸鋰晶片。

  西安交通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石嘴山分中心,同樣釋放創新動能。

  該中心發揮西交大學科、人才、研究等優勢,圍繞石嘴山裝備製造、新材料産業對先進適用技術和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提供技術研究與開發、技術轉移、人才交流合作、創新載體建設、協同創新等服務。合作以來,面向石嘴山發佈成果171項,處理各類企業需求251條,促成技術服務交易合同31項。

  除了産學研基地,園區還創建了稀有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等48個科技創新平臺,匯聚起一大批科研人才。

  2023年,石嘴山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産值達252億元,在寧夏全區24個工業園區中排名第七。擁有人才資源和科技創新兩大優勢,石嘴山高新區的未來産業發展令人期待。

  “圍繞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園區在産業分佈上,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兩大主導産業佔比達73%。”石嘴山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李瑞説。園區現有企業204家,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0家、“專精特新”企業26家、製造業單項冠軍3家,初步形成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特色輕工、電子信息“3+1”産業體系。在自治區園區考核中,連續4年位列優秀等次,先後獲評國家綠色園區、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新材料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

  對於園區的未來發展,李瑞信心十足:“‘百日攻堅戰’擂鼓催徵,我們正在加快推進中色東方超導鈮腔、金晶TCO導電玻璃、柯派司鉭鈮電容器、電力電子半導體産業園等項目建設,實施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先進材料協同創新工程中心改造提升工程,全力以赴推動園區經濟高品質發展。”(寧夏日報記者 陳鬱 陳瑤 李宏亮)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