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農為邦本,本固邦寧。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我國歷來十分重視。洞庭自古魚米鄉,新時代的湖南正以紮實的舉措,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邁向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的璀璨未來。國際在線湖南頻道特推出《“鄉”遇湖南 “湘”遇世界》系列報道,通過生動鮮活地報道好湖南“三農”工作的萬千氣象,向世界講好湖南“三農”故事。
國際在線湖南報道(記者 曹菲):當接到美國聯邦航空5000萬美元的供應鏈訂單時,郴州經開區長衝創新創業園內,湖南專鑫竹森工貿有限公司(簡稱專鑫竹森)董事長陳紅專一宿沒睡。“整個行業沒人敢接。”
對於其他企業來説,一個單子要幹十年之久,對於陳紅專而言,卻是一個單子可以吃十年。
想啃下這筆訂單,但公司去年全年總産值僅400萬美元,陳紅專擔心技術和産能跟不上。
“要對我們有信心,你對我們企業有信心嗎?”憂心忡忡的陳紅專想在妻子那得到一份答案。
“有。”
“好,那我們就開幹!”得到肯定答案的陳紅專,決定放手一搏。
順勢而為
回流創業的年輕人
陳紅專的辦公室不像一個辦公室,更像一個小型展廳:“迎客”的是一股天然的竹香味,桌子、書櫃、窗戶邊擺滿了各類竹製品。見到陳紅專時,他正接待從懷化而來的同行,探討如何進一步提升産品品質,拓寬市場。
“企業要想實現長遠發展,提升産品品質才能贏得客戶和市場的青睞。”這是陳紅專在與市場長期打交道中得出來的結論,也成了他如今的創業之本。
陳紅專正在和員工開會 受訪者供圖
2002年,陳紅專先後在北京、深圳一家塑膠製品企業擔任技術總監。隨著綠色環保的生態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陳紅專有了強烈的危機感。
2005年,陳紅專正式告別深圳,幾年的漂泊時光,被斷舍離後一股腦打包塞進了行李箱。再次睜開眼,已回到熟悉的故土郴州。
從某種意義上來説,陳紅專的選擇算得上是“回流”。
陳紅專家庭不算富裕。山裡長大的孩子,童年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家門前的平地和遠處連綿起伏的高山。高考前,陳紅專就計劃要“翻”出大山,去往更大的世界。“當時的郴州還比較落後,同學們大都想去北上廣、長三角經濟更富裕地方發展。”
再次踏入這片熟悉的土地,陳紅專花了幾天時間,把郴州全逛了一遍,連連感慨:“變化太大了!”這座曾經“困”住他的“林中之城”,如今充滿綠色活力和機遇。
常年受亞熱帶季風“吹拂”的郴州,催生出大片竹林。據郴州市人民政府官網顯示,全市竹林面積157.5萬畝,居全省第三。“像我所在的北湖區,有竹林面積約19.23萬畝,立竹約4334.4萬根,年出竹量約200萬根。”拔節生長的竹子,便是他看中的綠色機遇。
竹子可再生、可塑性強,是上好的環保材料。瞄準郴州竹資源優勢,陳紅專産生了發展竹産業的想法。2017年,陳紅專創辦專鑫竹森。
這一次,他決定順勢而為。
“以竹代塑”
開闢環保新賽道
與眾多青年創業團隊一樣,陳紅專的志向也是成為業界的佼佼者。公司創立之初,他便有著清晰的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佈局“以竹代塑”産業鏈條。
“市場每年消耗的塑膠餐具都是數以億計,如果都能替換成竹製品,那這個市場不可估量。”得益於在北京、深圳就業期間積累的資源和經驗,陳紅專深知,一次性環保餐具的市場蘊含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企業要發展,只有高品質發展一條路。”陳紅專認為,企業高品質發展,歸根結底要靠科技創新。
專鑫竹森設計的竹叉 企業供圖
陳紅專拿起一支竹叉,舉在眼前解釋:“別看它小小一支,設計也十分簡單,但為了解決它成本高、利用率低、耗時長的生産工藝短板,我們投入了300多萬費用研發設備,摸索了整整3年。”
經過多次數控實驗,2020年,陳紅專成功將生産週期縮短至3天,實現了“當天處理、當天生産、7天銷售”的高效模式,生産數量也由原來一天的50萬支提高到了200萬支。
竹工藝技術提升後,陳紅專又繼續帶領團隊攻關,設計出了竹托盤、竹吸管、竹制包裝盒等百餘個品種。在不斷創新竹産品款式的同時,陳紅專開始擴張海外銷售網絡。伴隨著生産能力的日漸成熟,2019年,專鑫竹森成功打開國際市場,竹刀叉勺出口至意大利、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成交金額達140萬美元。
如今,該公司已經順利通過ISO9001品質管理體系認證、BRC國際食品安全認證、FSC國際森林體系認證,並被認定為“湖南省林業龍頭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七十二變”
竹産品遠銷海外
6月初,首批美國聯邦航空海外訂單誕生了,但産品交付效果卻不太理想。
“起初,我們從外面採購竹片,再進行加工。對方檢測樣品發現有輕微裂縫,鐳射切割時表面有燒黑痕跡,影響美觀,我們300萬元的貨全部打水漂。”説這話時,陳紅專語氣中透露著無奈和不甘心。
當一切退回到原點,陳紅專並不氣餒,為了徹底攻克鐳射切割機切口發黑問題,完成第二批産品順利驗收,帶領團隊連續多日在生産車間改寫代碼,升級設備。他的妻子回憶,陳紅專在焦慮時,就會把技術人員抓過來聊,問項目進度、問細節,還會下到生産車間裏去問。這群渺小的身影,曾點綴過淩晨兩三點的郴州。
工作人員正在檢查産品 攝影 張一多
當拿到産品驗收合格書時,陳紅專第一件事是先跑回家睡了個回籠覺。再次醒來,手機裏是一排的未接電話。“有過來恭喜我的,也有向我請教的。”
而陳紅專僅用簡單兩句話概括了他的成功秘訣:“保持好奇心,然後不斷創新。堅持跑,就有可能成功。”
為了讓這趟“長跑”順利到達終點,陳紅專與當地村民共同種植南竹,在北湖區、蘇仙區、資興、永興等縣市區建設南竹加工基地,形成“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一體發展模式,從源頭上提高産品品質。
作為國內最早探索“以竹代塑”和南竹精深加工的企業之一,2023年,該公司參與制定了湖南省內首個竹餐具標準,為推動竹制餐具行業的規範化發展以及提升産品品質安全水準做出了重要貢獻。
從南竹種植到加工銷售,漫山遍野的南竹在科技的加持下,郴州市北湖區竹産業鏈條逐步完善,培育形成了竹製品加工企業10余家,竹産業年産值約8000萬元。
郴州南竹,也由此開啟出海新篇章。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