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老外在寧夏     |     數説寧夏     |      寧夏優品
寧夏平羅縣糧食進“銀行”保質又增值
2025-04-02 08:43:04來源:寧夏日報編輯:王悅陽責編:魏寒冰

  原標題:破解賣糧難儲糧難 平羅縣糧食進“銀行”保質又增值

  3月24日,平羅縣姚伏鎮永勝村小麥種植戶孫建軍心上的石頭落了地,他將150公斤麥子拿到寧夏瑞勝鑫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按照“50公斤小麥兌換35公斤麵粉”的比例,一次性兌換了105公斤麵粉,“有合作社收糧食,不怕小麥放在家儲存不當發黴,還能隨時吃到新鮮磨制的麵粉。”

  壓在孫建軍心上的石頭,也是幾年前該村小麥種植戶普遍遭遇的難題。“平時,村裏前往城裏打工的人很多,許多農戶家中的小麥無人照管,容易發黴,導致浪費糧食的情況時有發生。”該村黨支部書記黃培説。

  2024年,永勝村黨支部探索“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盤活舊學校固定資産,並投資150萬元建設600平方米石磨麵粉原料、加工、成品車間。同時,村集體集中流轉土地200畝,帶動村民自種2000余畝小麥,成立寧夏瑞勝鑫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以小麥加工銷售為紐帶,引領村民和村集體增收。

  “村民的糧食由合作社按市場價格統一收購、加工銷售,減少了合作社的種植和運輸成本,也解決了村民的賣糧難題。”黃培説,為了進一步解決農戶存儲不便、市場價格不穩定、種植積極性不高的問題,村黨支部聯合合作社又開展了“糧食銀行”業務,為農戶提供小麥兌換、麵粉存摺、存糧換面、隨時結算等服務。

  種糧大戶談銀萍自掏5000元入股合作社,家裏種地收穫了3萬公斤小麥,賣給“糧食銀行”獲益7.6萬元,並在“糧食銀行”存了500公斤糧食。談銀萍還為“糧食銀行”的發展出謀劃策,希望將多年跑市場的經驗運用到“糧食銀行”經營過程中,讓更多群眾加入合作社,大家一起賺錢過好日子。

  走進該合作社生産車間,工人操作著石磨設備去皮、研磨、去麩、篩分……一顆顆飽滿的小麥經過一道道工序變身為麥香濃郁的石磨麵粉,再通過平羅縣供銷合作社平臺、集市、網絡電商平臺,向平羅縣周邊售賣。“我們已和企業簽訂麵粉訂單1500公斤,同時和村民簽訂以糧換面訂單3000公斤。”黃培説,“糧食銀行”成立後,僅去年,村集體就收益57萬元,200余戶村民從中獲益,50多名村民得以在家門口就業。

  如今,姚伏鎮周邊的30余戶種糧戶,可以以每公斤2.6元的價格向“糧食銀行”出售小麥,還可以利用“糧食銀行”存單換麵粉吃自産的放心糧。去年,種糧戶孫建軍把自家産的1200公斤小麥,以每公斤2.6元的價格賣給“糧食銀行”,賣了3120元。“今年我打算擴大小麥種植面積,希望能賺得更多。”孫建軍幹勁十足地説。(寧夏日報記者 姬禹)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