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胡盼盼 通訊員 庹煉
4月,新疆南部氣溫快速回升,來自崑崙山、天山的冰川融水,滋潤著塔裏木盆地的綠洲。白楊葉密,左公柳青,農民搶抓農時,正在大規模進行辣椒移栽。
4月8日至1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校長鄒學校帶領團隊成員,走進新疆墨玉縣、圖木舒克、阿拉爾、阿克蘇等地,指導農民進行辣椒移栽。
光熱充足,氣候乾燥,新疆是辣椒生長的理想之地。不過,這片土地上大規模種辣椒,還是近幾年的新鮮事。
變化,與“辣椒院士”鄒學校密切相關。
曬“日光浴”、機器作業,這裡是辣椒種植的理想地
奔走在南疆多個縣市區,院士團隊日均坐車6小時以上。62歲的鄒學校不覺疲憊,反而有些興奮。
“你們看,辣椒喜陽,在這裡可以享受‘日光浴’。土地平坦開闊,適合機械化作業。”一路上,鄒學校頻頻看向窗外,面帶喜悅。
4月10日午後,陽光明媚,車子抵達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四十四團永安鎮三連的辣椒基地,幾臺辣椒移栽機器正在轟隆作業。打孔、取苗、栽苗……機器向前快跑,一行行辣椒苗穩穩噹噹地立在地裏。
鄒學校高興地説:“機器移栽,效率是人工作業10倍以上,能大幅降低辣椒種植成本,這是新疆種植辣椒的一大優勢。”
“沙土不保水,蒸發也厲害。”鄒學校提醒在場的農戶,要鋪地膜減少水分蒸發,並及時滴灌。此外,新疆風沙太大,要栽深些,防止辣椒苗被吹走。
永安鎮三連種植戶董華魏跟在鄒學校身邊,邊聽邊做筆記。
種植鄒學校院士團隊培育的品種,董華魏每畝地産幹辣椒500公斤以上,每畝純利潤達2000元。今年,董華魏擴種到120畝。
鄒學校撐開大拇指和食指,量了量辣椒苗的株距。“這個密度是湖南的3倍,一畝地可以種10000多株辣椒,産量也是湖南的3倍左右。”
在新疆種辣椒,有“矮密早”三字秘訣。鄒學校解釋,新疆光照充足,栽密一點,不但可以提高單産,辣椒之間還能相互遮陰,避免灼傷;選用矮小點的品種,便於機械化作業;選用早熟品種,可避開高溫乾旱期。
新移栽的辣椒苗,經過滴灌後,在陽光下挺拔翠綠。鄒學校滿臉欣慰,現場算了兩筆賬——新疆辣椒産量高,品質好,每畝利潤達2000元左右,辣椒可以成為新疆百姓增收的大産業。此外,將辣椒生産向新疆、內蒙古等西北優勢産區轉移,可以3-6倍的效果減少長江以南、華北地區的辣椒耕地佔用。
品種定制、參加“海選”,院士種辣椒有“狠活”
在新疆種辣椒,挑戰也不小。
4月9日午後,和田地區墨玉縣現代農業産業園附近的辣椒移栽地,陽光亮得發白,氣溫逼近30℃。剛移栽的辣椒苗,有些已經被曬蔫。
“太熱了,移栽後要儘快滴灌。”鄒學校蹲在田邊,叮囑農戶。
墨玉縣委常委、副縣長王啟亮説,每年七八月份,這裡持續高溫。他認為,墨玉縣發展辣椒産業,首要是培育出適宜當地的品種。
“你需要什麼種子,我就可以培育出什麼品種。”作為我國唯一的“辣椒院士”,鄒學校有定制種子的“超能力”。 針對高溫問題,鄒學校院士團隊培育出在7月前就能坐果的早熟品種,避開後期高溫影響。為適應機械化采收,培育出個子矮小、植株緊湊的品種,方便機械化一次性集中采收。
墨玉縣喀爾賽鎮巴格其村種植戶吾加卜杜拉·圖爾迪高興地告訴記者,去年他種了6.5畝辣椒,收入很可觀。
“過去,墨玉縣沒有辣椒種植傳統。近兩年,全縣辣椒種植面積已擴大至3.5萬畝。”王啟亮説,未來三年,墨玉縣將把辣椒種植面積擴大到8萬畝。
幾百公里外,位於圖木舒克市的湖南湘研種業公司育種站,科研人員正在進行品種對比試驗。
育種站大棚裏的3000多個品種辣椒苗,長勢不一,科研人員趙書恒正在筆記本上記錄它們的生長特徵。
“這些種子正在參加‘海選’,再經過復選、決選,從3000多個種子中選出幾個主打品種。”鄒學校告訴記者,在當地培育出來的品種,更適合當地的氣候。早在三年前,他指導湖南湘研種業公司將育種站設在這裡。
駐守育種站3年,強烈的光照,讓原來白皙的“90後”趙書恒,變成了皮膚黝黑的“農民”。
“種業科研靠前點,農民種植就少走彎路、多增效益。”鄒學校為青年科技人員點讚,並將其唯一的院士工作站設立在塔裏木大學,這也是我國目前唯一的“辣椒院士”工作站。
鄒學校説,將在新疆推廣種植辣椒300萬畝,讓湖南辣椒成為新疆百姓增收致富的大産業。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