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原創   |   文旅   |   視界   |   直觀中國   |   城市遠洋   |   熱點專題   |   老外在湖南   
國際茶日特別報道丨一片茶葉的兩次飛行
2025-05-21 16:39:3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李媛責編:尹紅燕

  5月21日,國際茶日。

  湖南安化縣,黑茶的故鄉,滿園的茶光已在雪峰山脈搖曳千年。

  如今,這片古老的茶葉,在兩次“飛行”中,正孕育出新的變革和發展。

  安化的茶香,更加韻味悠長。

  出山 千米高山如坦途

  夏天剛拉開序幕,鄧向華的1200畝茶葉採摘已接近尾聲。

  “5月7日茶葉開採,20來天得脫層皮。”雖是辰山界上茶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但在茶葉採摘季,鄧向華就得當“小工”。“別説我們,司機停下車也得去背茶葉。”

國際茶日特別報道丨一片茶葉的兩次飛行_fororder_圖片2

無人機運送茶葉場景 攝影 李芳森

  1200畝茶園,聚集在辰山700米海拔以上,最高位於1083米的山頂。高山出好茶,但茶葉的下山卻是山城安化茶農們的難題。

  “村裏年輕人少,茶園裏只有人行道,只能用背簍一簍簍的往下背。”在鄧向華的記憶裏,採摘期一天最多請了40多名村民。“大多是60歲以上的村民,還是忙不過來。”

  改變源自科技的更新,去年,鄧向華一口氣買下了兩架運載無人機。“一背簍背不了多少茶葉,下一趟山要20多分鐘,背幾趟就要休息;無人機一次能運65公斤,往返只要2分鐘。”

國際茶日特別報道丨一片茶葉的兩次飛行_fororder_圖片3

無人機一次可運輸65公斤茶葉 攝影 李芳森

  讓鄧向華更為省心的,代理商還提供為期半個月的無人機操作培訓,讓“飛手”們拿到證件再“起飛”。

  千米高山,由此比坦途還要順暢。

  “一架補貼1.4萬多元,只花了4.4萬多元。”鄧向華算起這筆賬來。“人工費一年能省下8萬元左右,還能用無人機運送山裏的毛竹、藥材,一天純利潤能有1000多元。”

  農機的使用,對於山地佔全縣總面積80%以上的安化來説,更為重要。安化縣農機事務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劉向輝介紹,今年安化農機市場火熱,僅無人機銷售便已達到53台,比全年增加一倍以上。

  此外,安化縣也進行著農機多功能使用的探索,藥水的噴灑、肥料的上山、農産品的出山,一台農機就能全部承擔。

  無人機升起,茶葉“飛越”高山,山區的産業發展,動力十足。

  出海 一縷茶香飄五洲

  5月20日,“共和國印記—工業之光耀中華”成果展覽在中國(瀋陽)工業博物館開幕,出自湖南省白沙溪茶廠股份有限公司的“中俄雙文安化黑茶磚”入選“共和國印記”見證物名單,共同展示著中國工業取得的歷史成就。

國際茶日特別報道丨一片茶葉的兩次飛行_fororder_圖片4

中俄雙文安化黑茶磚 攝影 李芳森

  “這塊上世紀50年代的茶磚,是黑茶出口歷史的見證。”談及黑茶的歷史榮光,湖南省白沙溪茶廠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凱自豪之情,難以言表。

  黑茶出海的歷史,可追溯至更為久遠的過去。

  “明萬曆年間,安化黑茶被定為官茶,大量遠銷西北。”隨後在十八世紀中期,形成一條橫跨歐亞大陸並繁榮近200年的“萬里茶路”,安化便是其中的一個重要起點。

國際茶日特別報道丨一片茶葉的兩次飛行_fororder_圖片5

茯磚自動化生産場景 攝影 李芳森

  “公司生産的千兩茶、黑磚茶、茯磚茶、花磚茶等産品,主要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4年出口量約200噸。”在王凱看來,安化黑茶的國際“朋友圈”,已遠非過去可比。

  安化黑茶“飛行”出海的範圍,也由此越來越遠,而如何“飛”得更久、更穩,王凱也有著自己的思考。

  “以前,安化黑茶是以原料形式出口,不利於茶文化的傳播,以及企業品牌影響力的積累。”解決方法,便是國際商標的註冊。“註冊後,黑茶便能以商品形式出口到註冊國家。”王凱介紹,公司自2012年便開始註冊國際商標,近年來已在日本、俄羅斯、美國、澳大利亞、歐盟等15個國家和地區註冊了商標,助推安化黑茶品牌國際化。

  為“飛”向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安化黑茶也不斷苦練“內功”——一大批有機茶園和有機生産認證,從茶園和車間裏“長”出。

  如今,更為生態的安化黑茶底氣更足,安化縣茶業協會向世界105個國家和地區申請了國際商標註冊,已有近40個國家或地區獲准。

  海外天空廣闊,國內銷售也行穩致遠。王凱説,公司在日前舉辦的品牌行銷峰會上,簽約訂單金額達1.25億元,同比增長約50%。

  茶香裏的安化,産業發展更為強勁。(文 李芳森 陳垚)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