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非遺技藝與文創産業深度融合,將會帶來什麼樣的驚喜?
在固原市原州區的寧夏思含掇繡文化創新發展有限公司,伴隨著“手藝人”的靈巧織繡,憨態可掬的各類布偶、造型獨特的花藝擺件、製作精美的掇繡包飾從“指尖”到“貨架”,成為眾多消費者的心頭好。
前不久,在香港舉行的2025寧港經貿交流合作推介會上,這些獨具特色的非遺手工藝産品一經亮相,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這些年,我們堅持原創,把非遺掇繡技藝與現代文化需求相融合,讓這些珍貴的技藝更貼近大家的生活。”公司負責人高廣娟介紹,公司共有22種原創産品參加推介會,其中,有些産品設計取材于固原當地特色,例如“原州土豆”“原州醒獅”等;有些是融合流行元素進行創新的設計款,例如“鹿鹿暢通”“柿柿如意”等;最特別的還是各類手工包包,上面的圖案花紋都是採用非遺掇繡針法製作而成,別致精美。
掇繡,又名墩繡、戳繡,是北方的特色繡種,也是非遺技藝。與其他傳統刺繡相比,掇繡的繡法獨特、繡線粗密,刺繡時繡針與布面垂直,輕墩布面,因此掇繡厚重、鮮艷、飽滿,立體感強。兒時的高廣娟常在母親的懷抱裏,看著長輩們坐在炕頭用掇繡裝點生活、打發時間,對這種承載著故土情感的傳統刺繡技藝心懷眷戀。
2011年,高廣娟和愛人劉飛從一家小店做起,著手摸索掇繡繡品的設計開發。歷經多年不懈努力,小店逐步擴大規模,終於在2022年成立寧夏思含掇繡文化創新發展有限公司,並在原州區擁有了5000平方米的辦公和生産車間。
從最初的8人團隊,到擁有136名員工、帶動2000余名婦女就業、擁有1000余項掇繡作品著作權,公司發展的動力在於傳承與創新。“創業初期,我們就自主設計研發掇繡花樣,並通過印染製作繡布,為顧客提供掇繡體驗。顧客按照説明操作,就能做出簡單美觀的作品。”得益於堅持傳承工藝和原創設計,高廣娟團隊結合市場需求不斷推陳出新,將公司品牌從寧夏推廣到青海、甘肅等地,並不斷走向更多城市和地區。
“這些年,自治區各級黨委政府不斷出臺好政策,支持非遺産業發展,為我們‘保駕護航’。各級政協也搭建了廣闊平臺,助力我們積極‘走出去’,不斷開拓新市場。”高廣娟介紹,今年春節期間,公司參加了北京市石景山區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區新春嘉年華活動展銷,一件件掇繡包飾吸引了一大波粉絲,訂單紛至遝來。前不久赴港參展後,産品訂單量再一次攀升。
在公司自身發力和政策持續給力的“雙向奔赴”下,公司堅持“線上+線下”同步發力,擦亮“傳承+創新”金匾,讓掇繡技藝和産業走出了新的發展路徑,産品銷往海外。
創新不止,發展不息。如今,企業結合市場文化消費熱點,又研發生産了多款掇繡産品。高廣娟告訴記者,今年5月,公司將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赴加拿大多倫多參加展銷,讓“寧夏好物”走得更遠。(寧夏日報記者 馬越)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