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塞上大地人潮涌動,文旅消費活力奔涌。
遊客走出家門,或來一場有關歷史和文化的深度遊,或沉浸到博物館“打卡”千年文明……需求精準觸達、供給側多維創新、全域場景煥新,這個“五一”,寧夏文旅以“全域旅遊”創新供給回應美好生活需求,在客“心”與我“新”的雙向奔赴中,探路深融、接受檢閱。
“五一”假期,春夏交替時節,塞上江南在流動和忙碌中按下“盛開”鍵。
從風景到場景,産品多點開花、消費熱辣滾燙
5月3日9時許,在吳忠高鐵生態公園南側,第二屆“從利通出發”寧夏越野文化旅遊活動排位賽激情開賽。伴隨著發動機的轟鳴聲,觀眾的歡呼聲此起彼伏,現場氣氛瞬間被點燃。來自新疆塔城地區烏蘇市的參賽車手陳蛟龍對此次賽事讚不絕口,“這個季節,寧夏‘黃河金岸’沿途花盛草綠,處處美景,創新推出的文旅産品亮點十足。”
寧夏不斷挖掘開發黃河沿線的旅遊資源,將沿線的沙坡頭、沙湖、黃河大峽谷、黃沙古渡等旅遊景區“串珠成鏈”,打造寧夏黃河旅遊帶,並與寧夏境內的福銀、京藏高速公路銜接形成寧夏自駕旅遊閉合環線,吸引了八方遊客,成為寧夏旅遊發展的一條主線。
鄉村遊實力“出圈”,自駕遊人氣高漲……小長假期間,持續推進的文旅“煥新”工程,賦予寧夏文旅發展新的活力與更多可能。傳統文化與現代風尚融合,短途深度遊疊加中長途“快閃”遊,帶動文博、住宿、餐飲等消費一路走高。
鎮北堡西部影城通過設置“西遊元宇宙”九大主題任務、與NPC互動等玩法,帶領遊客“夢回大話西遊”,假期前3天,景區接待遊客超過7萬人次,旅遊營業收入超450萬元。賀蘭山下全新開園的漫葡小鎮推出2.0版“看見賀蘭”沉浸式主題演藝,吸引遊客4萬餘人次,旅遊營業收入達647萬餘元。
“五一”假期期間,歷時半年升級改造的銀川標誌性景點覽山公園正式向遊客開放。以“煥新覽山·落日之約”為主題的系列文化、音樂、無人機燈光秀活動,點燃遊客激情,再現“萬人齊聚 覽山觀‘海’”的震撼場景。山頂平臺還設置了花朵市集、後備廂市集,還有剪紙、刺繡、糖畫等非遺代表性項目展示,讓遊客流連其中、目不暇接。“五一”假期前兩日,覽山公園接納遊客16.3萬人次。
一系列文旅活動,不僅為廣大市民和遊客帶來充滿活力與激情的文化盛宴,還帶動寧夏旅遊從風景到場景的深度轉化,補齊了“白天看景,晚上走人”的休閒旅遊短板,進一步激發文旅消費新活力。
“這裡的夜晚太有感覺了,夜間消費滿足了人們的精神文化需要,不僅豐富了當地旅遊業態,也激發了消費活力。”來自西安的遊客劉娜舉著手機,不停記錄篝火與星光交相輝映的美景。在吳忠市利通區,夜經濟正綻放出璀璨光芒,讓傳統與現代在夜色中交織出迷人的光彩。萬達文旅小鎮的星空劇場內,燈光秀在地面投射出黃河九曲的紋路。不遠處,各個鄉鎮的展位組成“田園會客廳”,讓城市客群重新定義“鄉土價值”。“過去到了晚上,看完電視劇基本上就休息了,現在熱鬧得很,半夜還有遊客陸續要來吃雜糧煎餅,生意也還行。”利通區古城鎮朝陽村村民王翠雲笑著説。
“Z時代”客流穩定增長,年輕化消費趨勢明顯
“五一”假期,寧夏文旅市場熱度持續攀升。攜程數據顯示,寧夏入境遊增長顯著。其中,寧夏酒店訂單量同比增長17%,機票訂單量同比增長34%,入境遊訂單量同比增長53%。寧夏的主要客源地為北京、上海、成都、西安、杭州,而當地居民的出行熱門目的地為西安、北京、成都、太原、重慶,當地熱門景區為沙坡頭、賀蘭山國家森林公園、沙湖生態旅遊區、青銅峽黃河大峽谷、須彌山石窟、六盤山森林公園、西夏陵考古遺址公園、西夏風情園、銀川鳴翠湖國家濕地公園、漫葡·看見賀蘭演藝小鎮。
5月1日,沙湖旅遊景區以“縱享日夜·就來沙湖”為主題,正式拉開2025年炫彩“五一”國漫燈彩節帷幕。景區通過“自然生態+國潮文化+科技賦能”的創新融合,打造全時段、沉浸式文旅體驗新標杆。活動首日便迎來開門紅,入園遊客量達1.7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1%,夜遊量達到1.2萬人次。
當天淩晨,一名遊客舉著國旗爬向滾鐘口景區的石頭山,眾人用電筒為他照亮上山路。現場遊客稱:“當國旗在山頂飄揚的那一刻,所有的人都在歡呼!”這是銀川文旅集團滾鐘口景區“霓裳賀蘭山·星河千燈宴”日出之約活動的一幕。
今年17歲的馬瑞澤,是賀蘭縣第二中學的一名高中學生,“五一”當天淩晨4時,他和同學們結伴來到滾鐘口景區體驗日出之約活動,“這是我第一次看日出,當看到五星紅旗在山頂迎風飄揚的那一刻,我和同學們無比自豪。”
滾鐘口景區有關負責人宿祎告訴記者,“霓裳賀蘭山·星河千燈宴”日出之約活動當天,累計800余人參加活動,其中90%以上都是年輕人,而在整個小長假期間,來景區的遊客近70%都是年輕人,消費年輕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5月4日,2025第三屆鳴翠湖大地藝術季迎來客流高峰。儘管遭遇陰雨天氣,但融合濕地生態、AI科技與巨型稻草藝術的沉浸式展區仍吸引大量遊客,其中青年遊客佔比達60%,形成獨特的文化消費現象。“展區這些作品以‘濕地基因’為創作底色,用年輕化語言詮釋傳統文化。”景區負責人李佳告訴記者,此次活動讓遊客以輕鬆方式融入旅行互動,接待遊客超8萬人次,成為寧夏“五一”假期最熱門的文旅IP之一。
以“心”換“新”,讓遊客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如何在假日期間保障出行安全、提升公共服務品質,是全國各熱門旅遊目的地面臨的共同考驗,寧夏也不例外。
提升便民惠民服務力度,是釋放假日經濟活力的保障要素之一。“五一”假期,寧夏對賓館、餐飲、住宿、計程車、景點、車站、機場等窗口單位,全面實施文明服務提升專項行動。
銀川市加大文化旅遊領域執法和維權力度,實行遊客投訴先行賠付,並推行柔性執法“首違不罰”等舉措,為廣大遊客提供更為寬鬆安全的旅遊環境。同時,對重點景區優化停車場動線、增設臨時分流卡點、加密景區公交班次,並在市屬國有停車場推行“先離場後付費”和法定節假日免費開放等舉措,方便遊客“暢行優停”。
吳忠市推出系列暖心舉措打造優質旅遊體驗。市場監管、文旅、城管等多部門聯動發力,開放機關事業單位500個免費停車位、開通5條免費公交專線、實行交通柔性執法等創新服務。累計檢查餐飲經營單位3200余家(次),依託“企信通”平臺實施後廚雲端檢查,“智慧食安”模組實時監測從業人員健康證狀態,全力保障遊客“舌尖上的安全”和出行便利。
“五一”假期,沙湖旅遊景區連續遭遇兩場極端大風天氣挑戰。在應急處置中,景區通過快速響應、科學調度與持續改進,交出了一份守護遊客安全與體驗的高分答卷。
5月2日10時40分,沙湖景區突遭西北方向9級大風裹挾沙塵襲擊。此時,景區內已有8000余名遊客入園,售票廳外仍有2000余人排隊。沙湖景區緊急啟動應急預案,依據航運安全標準停運所有水上及娛樂項目,連通天鵝島至沙漠應急棧道,引導沙漠區域遊客就近室內避風,調配數量眾多的電瓶車優先轉運老人、兒童、殘障等重點人群,專人全程護送撤離,提供熱水、薑湯、保暖衣物等物資。並通過微信公眾號發佈臨時閉園通知,同步啟動退票機制,承諾“無條件退票”,1小時內完成全部退票需求,為全區文旅行業樹立了標杆。
啟思
伴隨著全民消費升級、市場細分、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文旅發展已進入全新的時代。新玩法層出不窮、新産品應接不暇、新趨勢暴風來襲,文化旅遊到底該如何突破?文旅産品如何創新才能讓人願意來、專程來、重復來?
盤點“五一”假期寧夏文旅消費市場,我們不難發現,隨著AR/VR、全息投影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寧夏文旅行業逐步進入了“萬物皆可沉浸式”的新階段,為文旅發展提供了新動能。作為文旅産業的新風口,各大景區、度假區、商圈的沉浸式體驗項目也讓消費體驗有了質的飛躍。
如何把黃金周變黃金月,在“日積月累”中突破成長?
在文旅産業蓬勃發展的浪潮中,寧夏文旅市場在熟悉的“複製粘貼”中面臨諸多挑戰:千篇一律的倣古建築、千篇一律的義烏小商品街,還有千篇一律的“不夜城”項目……相關專家認為,同質化嚴重是影響地方文旅産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到處都是相似的小吃街、千篇一律的沉浸式演出,容易讓遊客産生審美疲勞,難以形成持久的吸引力。一些文旅項目僅停留在文化符號的堆砌(如倣古建築、唐代元素),缺乏對本地文化深層內涵的挖掘,過度依賴短期流量(如網紅打卡點),忽視內容迭代與形式創新,難以維持長期吸引力。文化資源未與商業運營深度融合,導致體驗單一化。
有關專家建議:寧夏應通過“一盤棋”戰略整合資源,以差異化特色項目為核心,結合數字化運營和政策優化,提升文旅産業競爭力。深化文化獨特性,挖掘本地歷史、民俗、非遺等資源,避免泛化“唐文化”標簽。注重故事化表達,將文化元素轉化為可體驗的敘事(如沉浸式戲劇、在地藝術節)。推動差異化發展,鼓勵地方文旅項目提交“文化獨特性方案”,作為審批和資金支持的前提。地方文旅産業需從“流量依賴”轉向“內容驅動”,通過深度文化挖掘、持續創新和差異化運營,將文化資源轉化為不可複製的核心競爭力。唯有如此,才能破解同質化困局,實現長期價值。(寧夏日報記者 王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