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老外在寧夏     |     數説寧夏     |      寧夏優品
銀川市高端奶“智造”提升産業競爭力
2025-05-26 08:58:41來源:寧夏日報編輯:王悅陽責編:魏寒冰

  原標題:銀川市高端奶“智造”提升産業競爭力 全産業鏈産值293.2億元

  5月21日,靈武市優乳(寧夏)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車間內,自動化設備正靜謐而高效地運轉。工人們身著無菌服,有條不紊地進行前端奶源處理及産品初包裝作業。這些經過精心包裝的産品,將被送往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成為消費者餐桌上的營養佳品。

  “我們的高端奶産品深受大城市消費者的青睞,市場反饋良好。”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徐靜自豪地介紹,除了高端奶産品,各大藥廠、食品廠對牛初乳的需求也十分旺盛。作為西北首個、亞洲單體規模最大的牛初乳加工基地,優乳(寧夏)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一期項目已正式投産,日産初乳粉15噸至16噸,年營收可達5000萬元。

  靈武市立足“黃金奶源帶核心區”優勢,錨定打造全國優質奶源生産加工基地及“高端奶之鄉”目標,規劃建設149平方公里的現代養殖基地。截至今年4月,全市規模奶牛養殖場數量攀升至63家,奶牛存欄量達19.62萬頭,成為銀川市奶産業高品質發展的重要生産區。

  在現代養殖基地,蒙牛全産業鏈百億集群項目落地生根,全球乳業首座全數智化工廠拔地而起,燈塔工廠示範效應持續釋放;中糧飼料、藝虹包裝、億美生物、富楊食品等一眾行業龍頭企業紛紛入駐,涵蓋優質奶源生産、乳製品加工、物流運輸、包裝銷售、科研轉化等環節的現代化全産業鏈加速形成,高端奶産業高品質發展的壯麗畫卷徐徐展開。

  近年來,銀川市秉持“拓鏈條、建集群”的高品質發展理念,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速推進高端奶産業基地建設。目前,奶牛單産水準和乳品品質躋身全國乃至世界前列,成為我國優質安全奶産業的核心區域。2024年,全市奶牛存欄量達29.96萬頭,生鮮乳産量高達158.97萬噸,全産業鏈産值達293.2億元。

  “2024年以來,在落實《關於促進銀川市牛奶産業穩定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基礎上,於今年推出《銀川市乳製品加工業高品質發展實施方案》,構建起奶産業‘雙十條’政策扶持體系,全方位強化政策、資金、項目及金融支撐。”銀川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統籌資金6000萬元,實施高端液態奶加工擴産增能、乳製品加工企業提檔升級、乳製品品牌做大創優、乳製品行銷提質擴面“四大行動”,推動奶産業從穩定向好邁向高品質發展。

  在賀蘭工業園區的寧夏塞尚乳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塞尚乳業”)生産一線,從膜過濾車間、UHT車間到配料間、灌裝車間,全自動智慧化設備高效運轉。中控室內,工作人員緊盯螢幕實時監控各車間生産數據;包裝生産線上一派繁忙,工人將厚乳等産品精心包裝,這些産品即將被發往目標客戶。

  “今年前4個月,我們産量産值同比呈現良好的增長勢頭。”塞尚乳業項目總監羅嬌艷介紹,尤其值得關注的是,5月15日,首批濃縮牛乳蛋白出口中東,一舉打破我國在全球高端乳原料供應鏈中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也實現了寧夏高端乳基原料出口零的突破。

  塞尚乳業自2010年3月成立以來,經過15年的技術研發沉澱,如今已掌握全球領先的納米級有機生物膜分離濃縮技術、生物酶解技術、脂肪膜重構等核心技術。企業持續構建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現代産業體系,擁有150多人創新人才團隊、200多項專有技術,申請專利64項。

  政策的有力加持,促使銀川市乳品加工企業數量增加到24家。其中,原源、李子園、西部卓爾、旺城鄉等10家乳品加工企業相繼投産達效後,日生鮮乳消納能力將提升3500噸至4000噸,能有效緩解生鮮乳收購壓力,有力促進産業平衡健康發展。

  今年,銀川市圍繞乳品加工企業設備更新改造、特色精品研發、知名品牌培育、行銷模式創新等10個關鍵領域,持續精準發力。力爭到2027年,成功培育5至6家乳製品加工企業,將特色及高端乳製品加工比例提升至40%以上,實現全産業鏈産值500億元,推動高端奶産業競爭力邁向全國領先水準,打造全國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高端奶産業基地和現代乳製品加工基地,推動“奶源輸出地”向“乳業創新極”蛻變。(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剡文鑫 張艷麗 黃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