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張掖山丹:多維發力擘畫水利事業高品質發展新圖景
2025-05-27 16:42:1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奇英責編:薛陽

  近年來,張掖市山丹縣以建設新時代全國節水型社會新標杆為目標,深入貫徹“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嚴格落實“四水四定”原則,從項目建設、資源配置、民生保障、生態治理等多維度精準發力,全力推動水利事業高品質發展。

  項目驅動強根基,構建現代水網新格局

  山丹縣立足縣域水網建設實際,秉持“系統治理、全域統籌、適度超前”理念,優化完善《山丹縣水網建設規劃》,系統謀劃102個水利項目。2025年計劃續建、新建水利項目26項,總投資15.31億元。

  目前,馬營河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城鎮供水保障等13項工程已開復工。李橋水庫至東樂水廠引水及供水保障工程、農業灌溉井“以電折水”等11個新建項目正加速辦理前期手續,力爭年底前85%以上建成投運,全力推進山丹河上游河庫水系連通工程,加快完成取水口方案調整、環評等變更手續,確保2025年內竣工,為承接景電灌區2000萬立方米水量置換築牢基礎。

  此外,山丹縣投資1930.57萬元建設智慧水利工程,建成縣級總中心站及馬營河、霍城河水資源保護利用所,完成107座採集設備砼基礎建設,新建人飲故障預警監測站27處、視頻監控系統10處、雷達流量視頻監測站5處,實現水利工程運行狀態實時監測、精準預警。

張掖山丹:多維發力擘畫水利事業高品質發展新圖景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527105023

蓄水池

  精準施策優配置,激活節水治水管水新動能

  錨定全縣工業主導型和生態功能型發展定位,山丹縣嚴格落實“四水四定”原則,制定《山丹縣2025年水資源配置和用水總量控制預算方案》,縱深推行“總量控制+預算管理+計劃用水+定額管理”的“4+”管理模式,科學分配13300萬立方米水量指標,合理調整生活、農業、工業、生態用水比例至6.9%、83.7%、6.4%、3%。

  山丹縣持續推進馬營河灌區節水改造項目成效顯著,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由2022年的0.575提升至0.603,2025年一季度實現萬元GDP用水量同期下降11%。山丹縣嚴格執行水資源管理“只減不增、零許可”政策,通過置換減量、節水降量、管理控量等措施,力爭年度壓減水量532萬立方米。目前,地下水超採區5座調蓄水池建設穩步推進,1座已基本建成,其餘4座完成基坑開挖,投用後可壓減地下水量120.11萬立方米。

  民生為本提質效,築牢城鄉供水安全網

  聚焦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山丹縣全面推行農村供水“3+1”標準化建設和管護模式,統籌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在城鎮供水保障工程中,日處理能力5000立方米水廠建設加快推進;東樂鎮地下水超採治理人飲供水等工程已完成甘州區境內管道埋設;李橋水庫至東樂水廠引水及供水保障工程正有序開展項目前期工作。與此同時,山丹縣持續強化農村人飲安全排查整治力度,開展2次人飲安全大排查和288次水源地巡查,實現43份水樣檢測合格率100%,切實保障群眾飲水安全。

張掖山丹:多維發力擘畫水利事業高品質發展新圖景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527105027

灌區

  生態優先重治理,繪就河湖管護新畫卷

  山丹縣深入推進河湖長制提檔升級,常態化開展“清四亂”專項整治行動,各級河湖長累計巡河2223人次,清理河道垃圾5.6噸,完成71項遙感圖斑復核銷號;積極推進河湖復蘇和幸福河湖創建,石溝河河道治理項目已開工,寺溝河生態清潔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進入招投標階段,計劃年內申報2條河流創建省市級幸福河湖;投資0.38億元實施野貓山、龍首山、焉支山等防洪治理項目,計劃新建防護溝12處、防洪堤21公里;加快推進投資0.37億元的石溝河河道治理、寺溝河生態清潔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現已治理河道5.5公里;嚴格執行水土保持“雙五”標準,強化水土保持全週期監管,已核查62份項目用地徵詢,審批10個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並開展4輪現場監督檢查,切實築牢生態保護紅線,守護縣域綠水青山。(文/圖 王國靜 龍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