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融媒記者 何樹安 張靜 薛亮 石強
五月隴東,艾草氤氳,第二十屆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如期舉行。全國百家媒體、百名網絡名人齊聚慶陽,以獨特視角和筆觸,向世界傳播慶陽的神秘魅力與城市溫度。
新姿:探尋傳承創新密碼
節日期間,慶陽大街小巷瀰漫著濃郁氛圍,五彩香包如靈動精靈,訴説著古老故事,也與時代同頻共振。香包是慶陽民俗文化瑰寶,承載千年曆史記憶,蘊含著慶陽人民對生活的熱愛與美好期許。新甘肅客戶端記者茍家瑋表示,慶陽香包是慶陽的特質,那股香味是家的方向、家的味道,能包容天下。
香包節開幕式上,模特身著融合慶陽剪紙紋樣的“剪雲裳”服飾驚艷亮相,攝影師紛紛記錄這傳統與現代交融的精彩瞬間。紅網記者黃舒婷對“剪雲裳”匠心巧思印象深刻,更喜愛精巧香包,稱讚其繡著歷史,飄著藥香,未來充滿可能。媒體記者們不僅關注香包本身,還深入挖掘文化傳承與創新背後的故事。他們採訪香包製作技藝傳承人,感受其堅守傳統工藝的執著;走進手工作坊,見證年輕藝術家的創新突破。長城新媒體記者州亞彬稱慶陽香包融合傳統與現代,每個都有獨特故事寓意,他買了帶有國潮動漫哪吒元素的香包,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喜愛。
盛會:文化活動展現慶陽風采
節會期間,除香包展示和製作體驗,還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各縣區文化節目、民俗表演精彩紛呈,文化講座、新風婚戀主題活動輪番上演,專家學者講解香包歷史淵源、文化價值和製作工藝,讓人們深入了解慶陽厚重文化。吟遊甘肅項目負責人李娟平表示,節會當中展示的一些新風婚戀的,還有端午詩會的,不同的、非常種類多的一些活動,通過創新的方式,她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慶陽人民的熱情。
百家媒體和網絡名人走訪采風,通過報紙、電視、網站、新媒體等平臺傳播香包節信息,網絡名人利用直播和短視頻吸引網民關注,讓慶陽成為焦點。網名“馬漂亮日記”的名人收穫滿滿,給朋友帶香包,希望傳遞美好,讓更多人愛上慶陽。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理事、慶陽文旅IP香寶寶主創人員劉奎寧表示,慶陽溫暖有愛,非遺傳承人用心傳承,香包傳遞著愛、祝福與吉祥。
蝶變:從深閨走向時代舞臺
節日的喧囂漸次消散,慶陽這座城市慢慢復歸平靜。然而,瀰漫在空氣裏的艾草清香,巧手織就的斑斕圖案,千年流轉的樸素祈願,早已穿透了記者們的鏡頭與文字,潤物無聲浸潤進萬千觀眾和讀者的心田。劉奎寧説“慶陽是一座很溫暖很有愛的一個城市,慶陽非遺傳承人也特別用心用力、用匠心精神把慶陽非遺發揚光大,通過這個小小的香包,把所有的愛、所有的祝福、所有的吉祥送給親朋好友。”
從深閨到秀場,從地攤到展櫃,慶陽香包用時光縫製“慢奢侈品”。寧夏新聞網記者王波寫下:“慶陽印象,已非單純的歷史琥珀香包節如文化晶片,儲存著黃土文明密碼,以開放姿態融入時代洪流”。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