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天水甘谷縣新興鎮,在一片以傳統花椒、蘋果為主導産業的黃土丘陵腹地,一百多畝開心果樹正煥發著蓬勃生機,樹枝上挂滿了紅綠相映的果實。從引種新品種成功的試驗田,到規劃育種、科研、銷售、農旅融合全産業藍圖,這條融合科技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金色之路”,正在譜寫開心果堅果産業的新版圖。
1994年,甘谷縣新興鎮為民農場負責人謝錫文從美國加州引進47株開心果苗,開啟了開心果新品種馴化栽培。這批苗木于1999年實現雄株開花,2000年雌株成功挂果。2000年以後,為民農場開始探索用中國黃連木嫁接,試繁開心果苗木取得成功,隨即將自繁苗木擴大種植,形成現在的規模。到2019年,農場已發展為佔地近200畝的綜合性基地,涵蓋育苗區、採穗區、試驗區和産果區,保存28個雌株品種、3個雄株品種,成為國內種質資源庫與示範基地。
開心果植物果實
據不完全統計,開心果要完全替代進口,需要500萬到700萬畝,而且開心果樹盛果期長達200多年,畝産值非常高,根據目前市場價格預估在5萬元以上。甘谷縣新興鎮瞅準空前的市場機遇,借助已有的基地,進一步擴展開心果的種植、生産、加工基地,帶動周圍的老百姓共同發展開心果産業。
中國開心果科普示範基地
甘谷縣新興鎮副鎮長王東博説:“開心果這種耐旱,耐鹽鹼、高效益的樹種,為新興鎮山區乾旱地與鹽鹼地果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並推動了區域內果樹産業從傳統的蘋果、花椒向多元化特色産業升級。年初,新興鎮在頡家村推廣種植開心果300畝,並打造渭水峪開心果育苗基地一處。下一步,新興鎮將立足地域特點,區位環境,繼續在培育壯大特色産業上尋求突破,把開心果等特色産業打造成助農增收的強勁引擎,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新動能。”
開心果樹
從47株漂洋過海的幼苗,到孕育全鏈條産業的希望,甘谷縣開心果産業用三十年蹚出了一條新路子。在“黨建引領+科技賦能+政策護航”下,這條融合生態效益與經濟價值的“金色之路”已經踏上了新的征程,幹中學、學中乾,在探索與發展中,不僅為黃土高原播下致富的新種子,也有力拓寬了百姓致富的新路子。(文/圖 郭金龍 王小坤)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