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張掖山丹:文明實踐展長卷 和諧新風入畫來
2025-06-06 17:36:3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奇英責編:薛陽

  近年來,張掖市山丹縣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以移風易俗為突破口,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鄉村治理,用文明實踐的“繡花針”穿起鄉風文明的“千條線”,一幅“鄉韻濃、民風淳、治理優”的鄉村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移風易俗,弘揚文明新風

 “今天我們以集體頒證的方式見證愛情,沒有彩禮攀比,只有對婚姻的莊重承諾……”在山丹縣“520”集體頒證儀式現場,6對新人在國徽下莊嚴宣誓。這場由縣文明辦、縣民政局聯合舉辦的“520”集體頒證儀式,正是山丹縣以文明實踐推動婚俗改革的生動寫照。

張掖山丹:文明實踐展長卷 和諧新風入畫來_fororder_1山丹縣“520”集體頒證儀式.JPG

山丹縣“520”集體頒證儀式現場

  山丹縣大力推進移風易俗改革,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自覺抵制高額彩禮,提倡厚養薄葬、生態殯葬”等內容納入《山丹縣市民公約》《山丹縣市民行為規範》,以易記、易懂的方式,引導群眾摒棄陳規陋習、拒絕攀比跟風。把抵制高額彩禮、大操大辦,倡導厚養薄葬、文明祭祀等內容寫入村規民約,明確和規範紅白事辦事程式、就餐桌數等,推動新風良俗在群眾中形成共識、蔚然成風。

  為深化“抵制高額彩禮 倡導文明婚俗”“推動殯葬移風易俗 樹立社會文明新風”宣傳活動,山丹縣利用“520”等特殊時間節點,舉行集體頒發結婚證儀式,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婚姻觀;圍繞殯葬改革、高價彩禮等內容,精心編排展演《簡婚厚養旺家旺子孫》移風易俗微宣講、小品《談婚論“價”》以及《山丹:為婚嫁“減負”哪吒下凡支招》微視頻等20余個,以藝術形式宣傳移風易俗的重要性,引導群眾轉變觀念、破除舊俗、樹立新風,促進社會文明健康發展。

  以文化人,共沐文明新風

  山丹縣聚焦文明實踐“五項”重點工作,紮實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集中活動,組織開展“山丹縣“學雷鋒 · 文明實踐我行動”“4 · 23世界讀書日”系列活動暨情景劇表演大賽、“我們的節日 · 端午”等集中示範活動10余場(次),指導各鄉鎮社區開展“指尖非遺 · 傳承匠心”“弘揚核心價值觀,引領文明新風尚”“文明家庭直通車”等文明實踐活動120余場(次),引導群眾在親身體驗中增強參與文明實踐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張掖山丹:文明實踐展長卷 和諧新風入畫來_fororder_3在山丹縣“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文化集中示範活動中關懷禮遇道德模範

北街社區開展“弘揚核心價值觀 引領文明新風尚”文明實踐活動

  山丹縣深化拓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廣泛組織開展“一月一主題”“我在文明實踐中心過節”等系列活動,發揮文化文藝志願者作用,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文化進萬家”“紅色文藝輕騎兵”“非遺七進”、群眾性體育賽事等文體活動50多場次。同時,持續優化“紅潤基層”理論宣講、“百姓舞臺 · 消夏週末”文化惠民演出、“愛心媽媽”節對關愛困境兒童等品牌活動,滿足群眾多樣性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張掖山丹:文明實踐展長卷 和諧新風入畫來_fororder_2山丹縣北街社區開展“弘揚核心價值觀 引領文明新風尚”文明實踐活動.JPG

在“我們的節日 · 端午”主題文化集中示範活動中關懷禮遇道德模範

  榜樣力量,激蕩文明新風

  30年如一日紮根“三農”一線的“中國好人、市級勞模”張忠福;一雙巧手剪繪“古韻山丹”多彩畫卷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金張掖勞模工匠”周玉梅……走進山丹縣東樂鎮城西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上的“勞模長廊”很是顯眼。長廊裏,一幅幅圖文並茂的展板生動展現著勞模們的奮鬥故事與卓越貢獻,成為村民們身邊最鮮活的“教科書”。

  張掖市山丹縣健全先進典型禮遇幫扶和嘉許激勵機制,做好道德模範關愛、慰問和管理教育工作。春節期間,慰問各級各類道德模範61名,文明家庭15戶。2019年以來共評選表彰道德模範19名、文明家庭51戶、五星文明標兵戶309戶、新時代“好少年”255名,推薦申報“甘肅好人”30人、上榜8人,張忠福榮獲“中國好人”稱號,形成了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濃厚氛圍。(文/圖 竇玉潔)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