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祁連山下播新綠 生態屏障築涼州——武威市涼州區南部山區生態林建設一線觀察
2025-06-09 16:12:2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奇英責編:薛陽

  6月7日,“築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2025年全國重點網絡媒體甘肅生態環保行”採訪團走進武威市涼州區南部山區,見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

祁連山下播新綠 生態屏障築涼州——武威市涼州區南部山區生態林建設一線觀察_fororder_da2f606fd380263383ad80d310c10fa

涼州區南部山區

  八年規劃,向山要綠

  站在古城鎮觀景臺遠眺,漫山遍野的新綠綿延起伏,猶如一片綠色的海洋。據介紹,2022年,當地啟動了為期8年的生態林建設計劃,在謝河、古城等鄉鎮推進大規模綠化行動,營造7.27萬畝生態林。這場“綠色攻堅”,不僅是對南部山區生態屏障重要性的深刻認知,更是守護家園的堅定行動——每棵樹苗都是抵禦風沙的“哨兵”、涵養水源的“綠肺”。該項目採用“生態林+經濟林”複合模式,山杏、沙棘等兼具生態與經濟效益的樹種佔比60%。盛果期時,僅沙棘産業預計就能帶動周邊農戶年增收超500萬元,實現生態與民生共贏。

祁連山下播新綠 生態屏障築涼州——武威市涼州區南部山區生態林建設一線觀察_fororder_2c6ab080c1ad86f73f44fab39cc019e

南部山區

  三年攻堅,荒坡變林網

  沿著林區道路前行,目之所及是層層疊疊的綠意,苗木舒展枝葉,匯成涌動的綠色浪潮。誰能想到,三年前這裡還是塵土飛揚、植被稀疏的荒蕪之地,如今卻化作了充滿生機的生態綠洲,見證著從貧瘠到豐茂的奇跡蛻變。2022年3月,第一株雲杉紮根山脊,南部山區生態林建設“攻堅戰”正式打響。

  在謝河鎮造林現場,一系列“抗旱造林”科技大顯身手,魚鱗坑整地增強蓄水能力,保水劑讓苗木“喝足水”,無紡布纏幹減少水分蒸發。這些技術突破,大幅提升了乾旱山區造林成活率。同時,社會化參與機製成效顯著,2024至2025年,通過“我在南山有棵樹”志願植樹活動吸引眾多市民踴躍參與,募集資金助力生態建設,形成“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全民動手”的良好格局。

祁連山下播新綠 生態屏障築涼州——武威市涼州區南部山區生態林建設一線觀察_fororder_6c4db22511ab5f971aa5a7624bd0bf2

南部山區綠化成果

  如今,曾經的荒山已煥發新生。監測顯示,項目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土壤含水量顯著提升,地表徑流減少,綠色屏障正悄然改變區域小氣候。

  未來展望,“四庫”勾勒新圖景

  漫步在南部山區已建成的林地,滴灌管道縱橫交錯,智慧監測設備實時傳送土壤墑情。涼州區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陸科説:“項目建成後,這裡將成為集‘水庫、糧庫、錢庫、碳庫’于一體的生態經濟綜合體。”成片的生態林既能涵養水源、固碳釋氧,又能提供木材儲備,而油桃、油用牡丹等經濟林的試驗種植,林下養雞、中藥材種植等特色産業的蓬勃發展,更是讓生態價值持續釋放。

  涼州區依託生態資源,積極探索“林-禽(畜)-花-遊”觀光産業園模式,將林地打造成“聚寶盆”。每逢節假日,遊客紛至遝來,不僅帶動了當地旅遊業發展,更為周邊居民開闢了就業新路徑、拓寬了增收新渠道,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這裡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從祁連山麓到綠洲平原,武威市涼州區的生態實踐是甘肅築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的生動縮影。這片土地上的“綠色逆襲”,彰顯著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步伐,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文/圖 武嘉儀)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