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張掖市甘州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綜治中心、網格管理、“三調對接”、信息平臺“四個實戰化”為引擎,以“有牌子、有場所、有力量、有機制、有效果”的“五有”為目標,堅持把矛盾糾紛前端化解作為夯實基層治理底板的首要任務,構建矛盾糾紛“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的多元解紛機制,切實提高社會穩定、公共安全等方面潛在風險的預警防範能力,推動社會治理提質增效,護航全區經濟社會事業高品質發展。
整合社會治理資源,“一站式”調處化解矛盾糾紛
甘州區新建綜治中心,設置引導受理區、多元化解區、指揮調度區等區域,深度融合矛盾糾紛調解、信訪接待等“七中心”,統籌調解、仲裁、訴訟、法律監督等功能;創新實行“中心吹哨、部門報到”機制,26名專職調解員和法院、公安、等部門常駐綜治中心,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部門和工會、婦聯等群團組織派員輪駐綜治中心,完善人民調解、行業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工作體系,全面推廣“四級七天”調解法,最大限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加強訴調對接,著力解決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倒金字塔”的問題
為進一步提高非訴矛盾糾紛調解水準,徹底解決多年來全區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倒金字塔”的問題,甘州區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訴源治理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的實施意見》《甘州區訴調對接工作規範(試行)》等多項配套文件,進一步壓實訴調對接工作責任,充分發揮法學會基層服務站和各層級調解組織的作用,提升非訴調解水準,全力化解訴前案件。
同時,甘州區健全警調對接機制,通過制定《關於全面推進警調對接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建立更加緊密的警調對接機制。廣大民警輔警針對多次報警、反復報警的警情,深入轄區廣泛摸排家庭、婚戀、鄰裡、債務等糾紛線索,綜治中心及時與轄區派出所加強研判分析、分類干預,對警情類矛盾糾紛與相關部門做到信息聯通、矛盾聯調、風險聯控、命案聯防,全面梳理化解積怨已久、執念極深可能激化升級的突出矛盾,及時調處了一批影響社會穩定的矛盾糾紛。
在訪調對接方面,對群眾到區綜治中心反映的申訴求決類矛盾糾紛信訪事項,適合在現場組織調解的,實行即接即調,符合司法確認條件的,甘州區人民法院開通綠色通道;現場調解不成的,與當事人約定時間,再行組織調解,必要時調度區直部門職能力量進行聯調,盡最大努力將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在本地,有效預防和減少群眾越級上訪。
管理建設並重,消除安全風險隱患
甘州區對在冊的社區矯正人員、安置幫教對象和“三失一偏”等重點人群實施精準管控,深入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加快建立覆蓋公共區域的公共視頻網,建成街面移動警務站5處,常態化落實街面巡邏防控1、3、5分鐘快速響應機制,實現社會面人防物防技防全覆蓋,並嚴格開展重大活動及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確保全區不會發生重大敏感案事件和惡性事故。
加強網格服務管理,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甘州區堅持“多員合一、一員多用”,按照全域、全員、全程的理念,逐步拓展網格功能,城區(鄉鎮)各村(社區)全部落實“一張網”。甘州區整合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各項職能,建立網格工作任務清單,梳理7大類網格工作事項。根據“一格一員”“一肩挑”“雙向任職”等要求,行政村選配專職網格員,城市社區從社區工作者中擇優選配專職網格員,配備手持終端,制定每日巡查路線圖,在走訪過程中全面了解網格內居民家庭矛盾和鄰裡糾紛,並對發現的安全隱患和重大緊急情況,第一時間登記上報,第一時間協調化解。2025年共累計上報各類信息14萬餘條(其中社會治安20361條、矛盾糾紛5807件、社情民意70387件、校園及周邊安全3446條),辦結率達98%,有效發揮了預警排險作用。(文 徐俊庭 宋舒捷)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