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原創   |   文旅   |   視界   |   直觀中國   |   城市遠洋   |   熱點專題   |   老外在湖南   
湖南早稻開鐮收割
2025-07-04 10:49:31來源:湖南日報編輯:尹紅燕責編:尹紅燕

  原標題:灌漿結實情況較好,豐收已成定局 湖南早稻開鐮收割

  盛夏七月,稻浪金黃,湖南早稻逐漸進入成熟期,一些早熟品種進入了收割期,各地搶抓晴好天氣開鐮收割,田間地頭一派繁忙。

  7月2日,桃源縣大馬山村種糧大戶楊建軍的1400畝早稻開鐮,兩台大型收割機開足馬力,金燦燦的稻穀從卸糧口傾瀉而出。大馬山村去年進行了“小田變大田”改造,原來零散的小田塊變成了方方正正、集中連片、便於機械化作業的大田,今年早稻單産明顯提升。“從已收割的早稻測産情況來看,每畝比往年增加了100多公斤濕谷。”楊建軍説。

  7月3日,益陽市資陽區大潭洲村的種糧大戶曹光輝正在忙著收割早稻,今年他流轉了430畝農田,種上了湘早秈32號。“得益於全省提單産行動,加上今年風調雨順,早稻穗大粒重,畝産達510公斤,每畝比去年增加了30公斤濕谷。”曹光輝高興地説。

  在江華瑤族自治縣萬石洞村,金燦燦的稻子收割下來後,直接卸載在田埂邊的貨車上,當即被客商收購轉運走,省掉了稻穀烘乾這一道程式,人力成本也節省了不少。“今年,江華大力推動早稻大棚集中育秧,實現播種早、移栽早、成熟早、收割早,為稻稻油一年三熟生長提供了便利。”江華瑤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楊小兵介紹。

  “當前,早熟早稻已開始收割,但大面積早稻收割還要再等幾天。”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全省早稻播種面積達1819萬畝,得益於大面積單産提升行動,早稻集中育秧措施到位,通過良種、良機、良法推廣應用,合理密植、綠色防控等增産關鍵技術被推廣到整縣、整鄉和整村,加上天氣給力,主汛期大雨來臨時,早稻已經過了抽穗揚花期,避免了“大雨洗花”,全省早稻灌漿結實情況較好,豐收已成定局。(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奉永成 胡盼盼 通訊員 劉亮)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