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浙江         共同富裕      |      數字浙江     |      直觀中國      |      長三角      |       看浙裏        
今夏首波高溫 浙江全省電力系統應對連日過億千瓦負荷
2025-07-07 09:44:42來源:浙江日報編輯:趙春曉責編:魏寒冰

  原標題:今夏首波高溫,全省電力系統應對連日過億千瓦負荷 浙江能源備戰應“烤”

  近期,我省迎來連續晴熱高溫天氣。家家戶戶開起空調,疊加工商業企業用電,7月以來,浙江用電負荷連日超過1億千瓦,迎峰度夏電力保供進入關鍵時刻。

  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同期,浙江最高用電負荷達1.217億千瓦。浙江常態化實施委(局)辦司聯合辦公機制,制定迎峰度夏保供方案及需求側專項方案,今夏首個用電高峰,全省電力系統如何“應戰”?

  備戰極端高溫

  先來看用電形勢。去年夏季,浙江經歷了50多天35℃以上的高溫天,全社會最高用電負荷達1.23億千瓦,規模接近德國與英國之和。其中,以工農業生産為主的基礎負荷約佔7000萬至8000萬千瓦,用於降溫的調溫負荷最高超過4600萬千瓦。

  “基礎負荷受經濟發展等因素影響,相對穩定。調溫負荷受天氣因素影響,波動極大,連續數日氣溫在38℃以上,就可能將負荷推向高峰。”浙江電力調度控制中心調度計劃處副處長沈紹斐説。

  根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夏浙江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1℃左右,高溫過程偏多偏強,並出現階段性40℃以上極端高溫熱浪。相對應的,國網浙江電力預測今夏浙江調溫負荷最高或達4900萬千瓦,並有可能隨極端高溫進一步突破極值。

  總體來看,今夏浙江最高用電負荷可能達1.33億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長7.8%。如遇連續性極端高溫天氣,最高負荷可能超過1.36億千瓦。上億負荷量級之下,看似僅增加300萬千瓦,保供難度卻倍增。

  難在哪些時段?隨著新能源大規模發展,浙江光伏佔電源總裝機近三分之一,光伏發電靠太陽,在傍晚時段出力大幅下滑,而此時工商業和居民仍在集中用電,由此形成了電力的“晚高峰”。比起十年前與工作時間高度吻合的上午、下午兩個高峰,如今晚高峰成為電力保供的最大挑戰。

  增購外來電力

  外來電是浙江電力保供的重要力量,常年佔到浙江全社會電力電量的三分之一。夏季高峰期,外來電更加關鍵。

  早在今年年初,浙江通過和其他省份簽訂中長期協議,確定最大外購電力4000萬千瓦,較去年增加100萬千瓦;全年外來電量2050億度,較去年增加50億度,交易電力和電量都創下歷年新高。

  在國家電網經營區內,浙江通過與能源大省及途經地區充分溝通,共計增加中長期臨時送浙電量18.79億度。

  在跨區交易方面,去年,浙江首次通過粵閩聯網工程,向南方電網臨時購買電力。今年,雙方在前一年合作基礎上簽訂中長期協議,在7月至9月15日期間將雲南、貴州的富餘電力穩定持續送浙,總電量預計達8.62億度。

  值得一提的是,送電功率和時段非常關鍵。在南網購電協議中就約定,針對午高峰,7月至8月南網增加供應60萬千瓦;針對晚高峰,7月至8月南網增加供應20至40萬千瓦,能夠有效補充高峰時段浙江電力供應需求。

  除了提前簽訂的中長期協議,現貨市場上還會有計劃外臨時多發或富餘的電力資源,可以在當天或前一天購買,價格也隨行就市。今年以來,浙江在省間現貨市場“搶購”低價電力電量,截至目前已購入現貨電量60億度,市場佔比超過40%。

  截至目前,今夏晚高峰中長期最高電力已達到4190萬千瓦;而通過現貨市場,還可以增加數百萬千瓦電力供應。

  挖掘內部潛能

  建電源、調需求,省內還有增發和騰挪電力的空間。

  在增加供應方面,6月,嘉興電廠四期9號機組、蒼南電廠3號機組、北侖電廠8號機組等3台百萬千瓦燃煤機組陸續投産;上半年,全省累計新建成投運新能源超過1200萬千瓦,接近去年全年新增體量,在天氣晴好時,有望增加午後高峰時段供電能力500萬千瓦,進一步提升自主供電能力。

  在促進調節方面,去年以來,浙江投運寧波寧海、麗水縉雲等抽水蓄能電站,新增抽蓄裝機260萬千瓦,今夏以來,最大出力接近698萬千瓦,一同支持浙江及華東地區電力保供。

  新型儲能也是靈活的調節資源,截至6月底,省內電網側儲能裝機達到236萬千瓦,最大出力超過200萬千瓦;用戶側儲能達232萬千瓦,分別幫助電網和工商業企業自主存放電力,並在高峰時段緩解全省供電壓力。

  多發電的同時,可以少用電——不是不用,而是換個時段錯峰用。

  前期,浙江多部門建立了1300余個“政府+供電”微網格,通過市場化補貼的方式,企業可以根據電網需求,選擇將全年檢修時段調整到夏季,或把生産時間從白天調到晚間、從工作日調到週末。在不影響生産進度的前提下,既用上谷電、獲得補貼,又支持電力保供。

  相對應的,居民節電,也著重在高峰時段“柔性”省電。比如,在晚高峰把空調溫度設置到26℃,每調高1℃,就能省4%至15%的電能。如果全省空調同步調高1℃,總體負荷就能下降約200萬千瓦,調節幅度非常可觀。(記者 胡靜漪 通訊員 張正華 劉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